乐高课程体系四大特点

标签:
杂谈 |
二、合适的课程内容-不太难,也不太容易
乐高教育的解决方案是为满足孩子的个性需求和差异性而设计。我们通过主题挑战的引导,唤起孩子的兴趣,用他们的知识去建构。这些挑战需要孩子们用自己的方法找到他们自己的解决方案。
如果孩子们身处的环境是在自我学习的恰到好处的挑战中,他们会受到激励去探索、理解和不断学习。在这样状态下的学习,他们会体验到一种高度享受感。
三、先进的学习方法-做中学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荣誉退休教授西摩˙佩珀特说:
“建构主义意味着就是在做的过程中学习。乐高是一个例子,编写计算机程序是一个例子,画画也是一个例子。你在动手做的过程中学到的知识,留下的印象更深。这比任何人教给你的任何东西相比,它的根更深地扎在大脑里。”
创造出自己独特的解决方案的学生,会体验到取得成就时的兴奋感,这种体验与简单地记忆他人的成果是截然不同的。这使学习成为一种异乎寻常的经历。孩子们获得的主动权越多,就越喜欢上课,对自己的学习过程也会掌握得更好。
四、循序渐进式的学习过程
第一步是联系已经学过的知识或者利用已有的经验来建构现实生活中的事物,这个步骤将会激发孩子们更多的想法和愿望。
第二步是让孩子们在头脑中组合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策划、编写程序,为任务目标而设计自己的解决方案。
第三步是在建构的基础上对自己设计的作品进行反思,这个阶段是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阶段, 该阶段促使学生花时间思考他们所看到或所建构的事物,从而对自己的体验加深理解,让学生对方案展开讨论,反思并调整自己的想法。
第四步延续阶段是建立在渴求了解更多的欲望之上。寻求学习更多技能的愿望,同时会将学生带到一个新的“联系”阶段,使他们在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良性循环过程中超越难度不断增加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