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走后,公交便是专车

分类: 日常琐事 |

久无坐公共汽车,昨天忽然有想法,打算清晨扫个电动车到车站体验。
开电动车的技术自己清楚,总体感觉是如履薄冰,很费神,城区的路况比较复杂,天气这么凉爽,不如散步吧,一路走来,经过整条中山路,到车站。
等了好久,没有匹配的编号,心里没太多把握,会不会乘车的流程已经改变,要到另外的区域等待。想打电话向懂得的同事咨询,又觉得为时尚早,再等一阵子,如果继续这样静悄悄就要弄清楚,不能不懂装懂。
好不容易,有标号209的车在外围慢慢开过,停靠,下客后从另外的门进去,然后便无了踪影。
业精于勤荒于嬉,这些年长时间无坐公交车,真的不明白这是什么情况。不过没多久就清楚,原车从另一方向出来,再来停车、待客。
这就好,上车,微信扫了三块钱,坐着等,师傅也在等,然而再也无人登临,用网络词叫做等了个寂寞。
待时间到了师傅要关门、开车,这时门外有敲击声,原来是出家人的装扮,上车后往钱柜投了三块钱,找位子坐。

高僧选的位是同排,一直正襟危坐,经过了好多的站点,都没有下车的意思。陌路相逢,又隔了条通道,自己并没有搭讪的想法,所以一路无话。

司机开他的车,高僧想他的事,自己看手机,到了东里站,高僧下车。
当然没有如果,一切都是理所当然。
司机一路开的都是超车道,这样不太科学,沿途站点很多,如果有客要上车,从超车道开往站点位置就有点突然,毕竟公交车的特点是不太块,而且平稳。
一路上也是没有这种如果。
两个人拼的车,走着走着就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