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年:简约版的流水账

标签:
杂谈 |
分类: 日常琐事 |

虎年的正月来温泉服务一个月,曾经在维也纳酒店做过,流程清楚,当然也有不同之处。维也纳时是辅助,这次属于领班,盘面大些,方方面面的要求也更高,不过无所谓,用心就可以做好。和很多敬业的同事们共事,留下不少美好的回忆---也有一些深刻的记忆,那是被服务的对象的故事,有点无奈,但终于成为过往。



不久,与陈先生商议,找时间到黄仰岳前辈家里做客,吃顿饭。
先生的书是家史,不足为外人道,字里行间情真意切,读后有些感慨。就如天妒英才的道理,太过美满的感情也会受到关注,冥冥之中好像有一双看不见的手要伺机捣乱。
于是不由得想起一件事,几年前的事。
那天去慰问一位车祸离世者的家属,遗孀伤心欲绝,不停诉说男人在世时的各种好,他们是如何夫唱妇随、如何默契、如何心心相印等等,突然间阴阳两隔,怎么接受得了?
但又能怎么样?
可能就是因为太完美了,要被浓缩。
所以有时觉得有缺陷、有波折的人生才是纯天然的过程,这样会更加长远。就如这个不断折腾的虎年,我们不必去抱怨,失去多少,以后便会获得多少。

《春花秋月》这本书是多年以前就听说,市面上买不到,一直无缘见识。几乎所有的朋友提及书本和作者都是痛恨有加,没半点正面的评价。这次感谢黄先生相送,仔细阅读,感觉从文学作品的角度看没什么可以指手画脚的地方。故事是编出来,素材肯定要从生活来,如果谁偏偏要对号入座然后把书本里的角色据为己有,那谁要生气就去生气,怪不得作者。

坛头村新建了个鸣凤广场,风光很优美,一开始还以为鸣凤是取《千字文》里“鸣凤在竹”的意境,了解后才知道并非如此,鸣凤是曾氏先贤曾鸣凤进士。
关于这位曾进士,史料几乎空白,相关故事都是口传。与陈耀贤先生和乡贤曾锦顺先生曾经有过考究,理出了点脉络,算是有个大概的认识。
当家人对曾进士有兴趣,曾经觉得像这样脱颖而出的读书人应该会有一些才子佳人的故事,说不定非常浪漫,或者会是男才女貌的标杆,可以发掘和推介。不过根据村志和口传的情况分析,这个应该没有,一致的描述就是进士体弱多病,虚岁三十三就离世。因为体虚而不愿出仕,一心只想建祠堂,他是胸怀族群,儿女私情方面的可能就少考虑,所以无大家想要的故事。
清水爷是何方神邸已经无从考证,分管哪方面的线条也不得而知,反正保平安应该是最基本的职责,平时多烧香、多互动肯定有好处。
千年不失神前火,万载永兴人口安。
对联寓意很好,千年对万载、不失对永兴,还可以,神前对人口就不太工整,不如乡里。神对乡、前对里,不过火要对什么又是个难题。

上社、中社和城西忙完后,来到另一处荒郊野外,重复年初的故事,在这里与翁先生等老友重逢、共事,一同工作的还有几批高端人才,来自五湖四海,术业有专攻。

遇到的事比年初多,深度、广度和敏感度也不可同日而语,总而言之都逾越过去了,没有留下遗憾,这个虎年大家都很不容易,尽可能善待。


上星期翁先生发视频来,油菜花开放了,只是初期,还稀稀疏疏,个子也不太高,可能要春节后才能成片开花。


元旦后抓紧时间买茶、泡酒,该做的事赶紧做,不误时令。


年渐近,安排时间卤几只鸭鹅过节用。






年年岁岁卤相似,岁岁年年鹅不同,今年的鹅朥贵得有点无法接受,每斤鹅脂肪要三十元。贵就把比例缩小些,用些鸭来替代,鸭小,易入味,火候更好控制。
鹅娇贵,对卤料也很不领情,之前卤鹅一直是满园飘香,这次很内敛,平平淡淡没有多少气息。调料包装袋标明是正规公司的商品,看来问题就出在这里,规模化种植,速成的农产品,缺乏营养积淀,就如饲料鸡,没有走地鸡的品质。
七八斤,这个春节就日日有鱼了,自己加工的鱼饭原生态,味道鲜美,无副作用。市面上卖的有些是刷了黄色素,摄入了会影响身体。
如何处理好鹅身与脚翅的火候关系,这是一道难题,煮到鹅身熟透了入味了,脚翅一般是骨肉分离影响观感。听说锡箔包起来煮可以保全脚翅,于是试行,可惜还是很不理想,此计不成,便无其他捷径,水平仅限于此。



黄嫱鱼饭做得很成功,今年有余,见者有份。
一夜连双岁,今夜就要送走虎年,迎来兔年。
虎年各种各样的不确定永远成为过去,但愿兔年所有的美好都是可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