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已及瓜,寒露来而代

分类: 日常琐事 |
半个月前的秋分刚好值更,为稳妥起见,接近黄昏时沿途巡看了一圈,也就是关卡前移的意思。看山看海,时光静好,处处安宁,更有野渡无人舟自横,诗意盎然。
某天清晨突发奇想,觉得应该到水产市场逛逛,买些时菜。时就是那种以分钟为单位的时,晚一点就买不到的菜,比如猪腰、猪肚和其他,这一次想采购的其他,就是小肚。
来得早,也来得巧,所以心想事成,从头到尾的猪肉档逐一察看,收集了二十多个小肚。小肚有学名,可以归入内脏这个概念,因此与胆固醇会沾上边,不过感觉可以试试,倘若身体不适应,自己会有解决的方案,问题不大。
煮小肚时加入些车前草,可以作为药用,土茯苓也不错,味清淡,不影响汤水的口感。


小肚试过,有了感性认识,自然也要照顾大肚的感受,同样是清晨,同样在水产市场,这次的目标是猪肚。
胃炎、胃溃疡、慢性浅表性胃炎等等这些医学名词都很耳熟能详,不过当年的解剖学还真的没有见过病态的器官或标本,这次刚好,无意中买到个轻度溃疡的猪肚,有了系统性的认识,是额外的收获。
菜市的地摊有芥蓝,是连根拔起那种,属于自种自卖的农家菜,剩货不多,便全部带回,本意是要把根留住,至于上半身,有切小段炒菜头粿的想法。
回来后两件事先后兑现,也是心想事成。


这个秋分除了早晚的凉风和经常性的热辣阳光,市场的地摊偶尔也能够碰见油甘。油甘生津润肺,炖怕官很合适,不过肉档没有猪肺,就以猪心代替。没心没肺、狼心狗肺等等,这些成语大致可以理解为心肺同源,可以取代。


对于猪腰的前期处理和后续炒作基本上已经熟门熟路,于是庆国庆就不能没有她的参与,菜名叫做爆炒,其实是徒有虚名,量太多,火力不够猛,何来的爆?不过火候还是不错的,刚刚好,异味很淡,本地猪少了长途运输这个环节,比较卫生。

开工前一天的晚餐,也是这个秋分最后的晚餐,大家交流了厨艺、农艺和文艺,还有书法与中医学等等。场地比较简陋,不好意思邀请另外一位文艺中青年来探讨哲学。

有约在先,所以无法参加另外一场鹅肉为主题的晚会,近年来第一次缺席。农历九月十三的老爷生究竟是哪一位老爷的生日,好像很难考究,就像他们村后的清水爷公,清水爷是什么来历,也是不得而知。


从秋分到寒露,作为打工人,这半个月的性价比是相当好的,带薪停工的天数与正常营业的时间差不多,几乎可以理解为双倍的工资。工钱是用来生活的,所以空间里满满都是美食的内容,挟泰山以超北海这个做不到,不过偶尔拉动一下小市场还是可以的。假期没有出远门,而每次即使是近距离的出门都能带去些小小的愉悦。就如“瞎了眼”买下那个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猪肚,如果我不买,懂货的肯定不愿买,所以就免不了要高高在上,而老板的心情估计多多少少会有影响,因自己的出现,去库存便轻易实现。


猪肚是早市,不比买芥蓝,芥蓝那次比较晚,当确定要全部带走时,旁边另一位老大娘赶忙过来推介她的长荚豆。总共两捆,有虫叮的痕迹,看起来是自产,也是卖掉后就可以回家的那种,迟疑了一下便答应,各取所需,都挺好。
假期已结束,寒露刚来临,估计骄阳也撑不了多久,时候到了总是要凉下来。近期的猪头粽计划还没有拓展,接下来应该可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