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鱼二味,其鲜无比

分类: 舌尖记忆 |

清晨看到“江爱凤”群的信息,有群友在投石问路,试探厨房的行情,因此萌发了做一道鲫鱼溪黄草汤的想法。
新鲜溪黄草炖鲫鱼最先在大埔县城沿江的“谋记大排档”品尝到,乳白色的靓汤泛起薄薄的淡黄,鱼在青草中,那样子非常优美。喝汤吃鱼肉,加上苦笋煲等特色菜,当然还有小酒,很满足。
回来后陆陆续续做了几次,积累了些经验。
老地方小角落,恰逢好日子,鱼姐大丰收。相见无言,鱼姐拿着背心袋挑大的装,秤一下,11斤。
野生草鱼也买下来,切段后薄油煎,可以蘸酱油。
一大堆鲫鱼还在处理,此时来了名戴着眼镜的有夫之妇(推算出来的)问鱼姐要草鱼头,被告知被整条卖去,妇人一直迟疑着,不愿意改变主意,还轻声诉说着一家人对草鱼头的热爱,尤其是婆婆。
说到公公婆婆那就要另当别论了。
如果因为我的鱼头而影响别人的婆媳关系,或许就是自己的不妥,鱼头可断,而婆媳关系必须融洽,于是态度坚决地告诉鱼姐,把头给她,不用钱,送的。两人异口同声的说不行,要补钱,再度表示白送之后妇人还是不肯,就算了,收。
溪黄草清肝明目,鲫鱼利水滋阴,一碗鱼汤照顾了肝和肾,调理了身体。鱼肉也可食用,只是太多了,不要也罢。

野生土鲫鱼,重的差不多一斤,大部分四五两,算是很大的。佐料有五花肉、酸菜、蒜,加冰糖、豆瓣酱和酱油,随便煮都是人间美味。

黑色是吧毛,肉质也很甜美,如果那位一大早就发信息的群友在场,理当独得。只是中秋临近,人家忙着收月饼了,舍鱼而取月饼,智也。
炖完这一鼎鱼后可能就要深居简出,而不再大隐隐于市了。这半个月乃至一个月里,记挂着我的应该有的,比如卖鱼的阿姐,还有卖蒜的小妹,甚至卖酸菜的大娘。但是没办法,舍鱼而取盒饭,形势使然也。
每到一处都带来了买东西不讨价还价的全新风格,然后用微信扫码这样的方式促进了某个局部区域的内循环,所以总体上给人的印象应该还不错。曾经在丰顺的菜市场买菜,拿着背心袋胡乱装着,很快就被卖菜的大叔坚决叫停,他说那些老叶应该挑掉,然后便动手掰出来。他边捡叶子边说我比刚才买菜那个局长好得多,明明很好的菜,已经很嫩了,局长还要折掉一些,很浪费。听后反而觉得有点不好意思,便告诉他:局长用私人的钱买东西,自然要计较些;我不同,公家的食堂,随便怎么都好,没人理会那么多。
老人想了想,仿佛一下子顿悟了。
自己这一次去闭关半个月后,大概也会悟出些东西。
可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