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夜的卤卵

标签:
杂谈 |
分类: 舌尖记忆 |
或步行,或滴滴,或者其他方式,大家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了一起。自己马放南山之后清闲了许多,从事的是服务型的业务,于是便认为应该早点到,可以做些洗杯、洗碗筷之类的前期工作。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到达后上楼才发现主人下马客在船,原来一切早已准备就绪,就等着各路雅客入座。
相比于莱芜路老二牛肉店的周边环境,外砂牛厨牛肉火锅的观感也要好得多,都是些光鲜的建筑,而且还有“广东省外砂潮织小镇”的宣传和指引,让人觉得这地方还真有点内涵。不过,看到牌匾下面的垃圾桶就纳闷了,哪里不可以放呢,偏偏停靠在美丽的招牌前,这样很不好玩。
异地风情各人去体会,好不好玩并不重要,大家只是匆匆过客,来牛肉火锅而已。
牛肉火锅是通俗的说法、那是表面上的东西,其实大家也都心知肚明,事情的真相远非如此简单,老总陈先生如果没有留几手私房绝活,那么“标杆”这荣誉便是浪得虚名了。

以冬雨的名义上二楼,而那一夜相似的含义还蛮多:公历的重阳、伟人的离开日、教师节前夕,等等。那是客观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过可能好多人还想不到。

而晚餐时大家更加专注还是些主观的东西,比如每一次举杯要以什么总结语才能更好烘衬,或者牛脚趾肉煮后的硬度和韧度跟火候是否有关,等等。
回忆总是很美好,大佬们愉快回忆了往事,为往事干杯。中年朋友们着眼当前,遇饮酒时须饮酒,得涮肉处便涮肉。
觥筹交错间,新鲜牛肉用去好几盘,有人开始感到酒足肉饱了,忽然,有人提问,卤卵呢?
是啊,此处应该有卤卵,不少朋友就是冲着卤卵来,此时不上更待何时,等一下吃不了浪费掉。
当然,该来的总是要来。
主菜闪亮登场时大多数朋友有如愿以偿的感觉,不过身边的中年美男子礼先生却暗自纠结,吃,还是不吃?
迟疑了一阵,只见他把碗端起,将汤喝下,卤卵及其他附属物搁在一旁。
所为何事,简直是糟蹋哦,那可是文火几个钟头调制出来的极品,怎能视若草芥。
先生自称痛风,担心嘌呤,怕雪上加霜。
顾虑可以理解,而做法实属不该,于中医而言,痛风也略与肾有关,肾虚是一种诱因。卤卵性平味甘,归经于肾,加之碗中所炖附件也有促进功效,如果再辅以自己所带保健酒,则异曲同工、殊途同归,说不定一觉醒来痛风早就无影无踪了。
先生不肯,反其道而行之,弃卵,饮啤酒。
酒精度6.7的青象啤酒,据说发作起来比夺命乌苏还厉害。
自知功力有限,不敢玩,老老实实用自带的保健饮品。
青象啤酒全称好像是青岛象牌啤酒,一开始大家以为是青岛啤酒的系列产品,仔细看感觉不对,并非青岛啤酒厂生产,于是就觉得用这样模棱两可的名字会不会是侵权和误导。
冬雨的故事进入下半场,忽然有一淡雅女子手捧两个纸包装饮料款款走来,粉红色的长裙薄如蝉翼,步行直至身旁便停下。
纳闷,没交代饮料呀。
顷刻间才觉得是自己想多了,她找的是身边健先生,两人初相见的那表情形如果必须用一个成语来描述,当然非“一见如故”莫属。
一来一往他们聊的是饮料的功效,比如可以醒酒、可以健胃,甚至还有利于下半部分之类。再听下去才知道女子此次并非促销,是送,免费的那种。在座那么多人,她可能觉得健先生最善解人意、最容易交流,换言之就是他最懂货。
他们越聊越亲昵,女子仿佛变成了邻家小妹,不是来介绍产品,而是找阿哥唠家常,比如说家里的母鸡又下蛋了,或者叮咛说如果天气快凉了就要多穿件衣服等等。
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原来平时不显山露水的阿哥竟然有这么大的亲和力,也难怪,人家以前就是专门做群众工作,统战最内行。
不过有些话还是换个环境说说更加合适,于是有人建议他们互加微信,方便联系。
女子不愿意,说有事或者有需要买产品的跟收银台说就好,阿哥也认为萍水相逢的没必要加微信。
加有加的好处,比如偶尔可以问候、或者提前预订饮料事后微信支付、或者甚至聊到开心时还能送红包等等,不加也没关系,需要买时再想办法。
另一边也是标杆的东兄笑而不语,专心研究火锅里的青菜。他们都是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高手,内心知道人家早该搞定了,却知而不言。
冬雨后续的故事还很多,很生动,只是坐在另一端、每个节气固定孵化出一篇公众号图文的陈先生相距太远,未能分享。
或许,其实也谈不上什么分享,对于道行高深的他们而言,这些早已索然无味,真正精彩的,你的想象力永远够不着。
就如那一夜的卤卵,多情却似总无情。
前一篇:以务实的态度迎接冬天
后一篇:一波三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