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华人企业经营之诫

(2010-01-04 21:13:32)
标签:

企业经营者

华人

新华

华侨

日本

杂谈

分类: 生活杂谈

 

 新华人企业经营之诫

在日华人社会经过二十余年的迅速发展,在经济方面也有相当突出的表现。一些新华侨华人,白手起家,或是凭借科技专长,或是抓住关键商机,以自己的才智和勇气,通过辛勤打拼,在十余年甚至更短的时间内创造了成长速度惊人的商业业绩。这些看来,一些新兴的华人企业不但在华人社会中名气响亮,成为知名品牌,更有的引起日本社会的注目,以上市等方式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和尊重。在资本先天不足的条件下,在日本较为封闭保守的社会环境中,这些华人企业能取得上述成就,既来之不易,更难能可贵。

然而,随着企业规模的快速扩展,随着资产数量的大幅增长,部分华人企业也遭遇到了一系列的新问题,不时令企业处于发展的瓶颈,有时还带来了挫折的风险。如何应对这些问题,或避免意外的产生,就对华人企业经营者们提出了考验。

与新华人企业经营者相比,老华侨华人堪称一个很有意义的参照。从百余年前开始,就有一些华侨华人从“菜刀、剪刀、剃头刀”等低端产业着手,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终于完成了资产积累和朝向经营者的身份转变。或许是深感财富凝聚的血汗可贵,他们在企业的多元化扩张、转型以及大型投资等方面普遍都非常谨慎,一切以“稳”字当先。而新华侨华人企业在这一点上,无疑显得更有魄力和胆量,经营者们的点子也多,手笔也大。单纯从此处判断新、老华人企业经营者的对与错是不合适的。因为老华人企业经营者的选择,有其历史成因、文化背景的特殊缘由,适合他们但未必适合新一代经营者。新华侨华人企业的经营者们,置身于当代经济社会的时空中,理所应当地要具有自己的特色。换句话说,新一代经营者们胆子大一些,步伐快一些,脑筋转得灵活些,这些本身不是错误,而是现代企业家的必然。不过,正如高额回报的投资也常常意味着高度的风险,新一代经营者的“大、快、灵”也针对他们的商业理念、企业文化和运营手法都产生了更严格的要求。能否适应这一要求,新华人经营者们应该扪心自问,深入反省。

具体来说,新华人企业经营者可能遇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决策的独断化。多数新华人企业都是由一位经营者主导,以个人的能力带动企业走上发展轨道,实现以第一桶金到站稳脚跟的飞跃。这也使得不少企业在事务决策上具有强烈的“乾纲独断”色彩,严重的更到了矩细无遗的地步,连几万日元的收支也必经经营者的过问。这种现象导致的后果,一是弱化了员工的创造力和自主性,而企业规模一旦继续扩大,以经营者个人的精力,少不了有即便箪精竭虑仍分身乏术的困扰;二是经营者习惯了根据自身判断就拍板定案,令决策因未经充分讨论分析而受挫折乃至失利的概率大增。尤其是有的经营者引前顺风顺水,滋长出舍我其谁的枭雄心态,实乃企业家之大忌。

二、企业体系建构的科学化。由于新华人企业泰着是依靠经营者个人能力缔造,因此很少有人重视企业内部的体系建构,不少企业更是存在老板直接领导每一名员工的小作坊式管理模式。员工人数达几十人,年营业额突破数亿之后的企业,已经算是具备一定规模,此时若不构建完善有效的体系与制度,将是企业更上一层楼的巨大阻碍。在这点上,几家上市的新华人企业做得相当不错。宋文洲、严浩等几位华人企业家也是独力创业,但能够重视内部建构,引用职业经理人,是他们成功的重要保障。

三、投机心态的扭转。相比老华侨华人的资产积累,新一代华人经营者们的速度是称得上飞快的。无可否认的是,部分企业家的发迹,靠的就是敢于投机取巧。但是,当企业形成一定规模,并确定了主业之后,假如仍继续投机心态,会对前景造成莫大的风险。从创业到守成,心态完好的转变极为关键。投机心态的另一个后遗症,是忽视了法律规章的意义。有的经营者忽略了“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这句话的深刻含义,以拉人关系、签口头协定等方式进行商务往来;还有的经营者以前曾钻过法律规章的空子尝到甜头,如今却因积习不改吃了大亏。

绝大多数新华人企业经营者说起自己的创业历程,应该都有满腹的感慨,其间的困难和不易只有心里清楚。正因为如此,他们也肯定都希望这辛苦得来的成就能发扬光大,而这首先意味着他们个人作为企业家素质的提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