妹妹一直心心念念想着霞浦之游,其实每隔一段时间,去看看大海,思想开出朵朵花儿,最终各种坏心情和念想都会在海风味和海涛声中淡然。在算计着潮汛、观望着天气后,我和妹妹、妹夫终于在11月下旬启程了。 
D1(2023年11月27日
晴到多云)【温岭石塘】
上海到霞浦驱车要有600多公里、近7个小时,所以我在做出行方案时特意选择途中找一家落脚点休息。上午9点从上海家里出发,沿着沪昆高速G60、杭州湾跨海大桥、沈海高速G1、甬菀高速G1523,自驾420多公里、约5个半小时(含服务站休息)到达了温岭市石塘镇,沿着镇上弯弯曲曲的小街,穿过一条隧道,便是小箬村了。






小箬村位于浙江温岭市石塘镇西南部,我2020年9月份浙东闽东自驾游时曾经到过这个村子,给我留下了宁静和梦幻的感觉。小箬村一半是海,一半是渔村,房屋依山而建,很有层次感。这里的村民主要靠打渔为生,过着与世无争的日子。



村子最初的房屋是石头屋,在当地依然保留着许多,古朴而苍老。后来村子因环境、生态保护等各方面因素影响,石头屋也越来越少。随着旅游的发展,村子兴起在新房屋外粉刷成五颜六色的颜色,进而打造成了如今的模样,吸引了不少人慕名而来,由此而被人称之为童话世界般的“七彩小岛”,被誉为中国的“意大利五彩村”。


小箬村不大,顺着五颜六色的石阶上上下下,错落有致的房子都被刷成马卡龙色,顿时少女心满满了,超级治愈。


坐在海边,吹吹海风,看海上归来的船只。

这次特意去爬渔村边上的麒麟山,沿着东海村起伏蜿蜒的上山小路,慢慢爬山。这里还保留着石屋、石街、石巷、石级,独具风采。





拾既到达山顶,好多摄影爱好者已在等待夕阳西下的光影小箬村。登高望远,阳光下的大海就在前方,彩虹色的小箬村就在脚下,着实被惊艳到。



此时石塘最美的夕阳从海平线慢慢西沉,金灿灿晚霞映罩着海面,鳞次栉比的马卡龙色石头房,还有停泊的渔船,构成一幅美丽的画卷。在这里瞭望归家的船只再配上沉沉的日落,安好得让人有一丝丝想家。







从麒麟山下到山脚就是石塘镇东海村的东海天后宫,它始建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供奉着“妈祖”天后。因为天色已黑,天后宫闭门没能入内了解更多的妈祖文化。离开小箬村时海滩上的潮水已涨起,村子也开始陆续亮起了灯。

晚上入住石塘镇新村元龙岙的“枕海听涛”民宿。石塘镇是个三面濒海的半岛,岛内群山起伏,是一个古老的渔村集镇。2000年1月1日北京时间6时46分,中国大陆新世纪第一缕阳光从首照地浙江省温岭市石塘镇的海岸线升起,从此石塘景区名山鹊起。为了感受这第一缕朝阳,我们特意选择了“枕海听涛”民宿,它位于雷公山的山顶,近山顶的山路不仅陡、窄,还是二个180度的急弯陡坡,最后民宿老板半路帮我们驾车开上山顶停车场。
酒店南边、东边直面大海,朝北面则是石塘的内海港湾。夜幕降临,山坡上万家灯火;近岸处渔船点点,灯光璀璨;海上升明月,如痴如醉,此时海面渔火与星空皎月交相辉映。

大概是淡季缘故,整幢房子就我们两间客房,没有和客栈老板事前预订,所以食材备货不多,老板妈妈亲自下厨手艺很赞,这个季节大概小鱿鱼很肥美,面朝大海,喝着小老酒,很是惬意。晚上枕着大海酣眠,听着涛声入梦。

D2(2023年11月28日
晴到多云)【温岭石塘、霞浦东壁】
早晨拉开窗帘,天已蒙蒙亮,东方已泛起鱼肚白。



推开房间阳台门,极目远眺碧海苍天,迎来了海上旭日缓缓东升,磅礴辉煌。此时感受海风的吹拂,听到海浪的拍打声,一切都是那么的宁静而美好。









来到北阳台,石塘镇引入眼帘,青山上满目苍翠,我目睹着东海第一缕阳光照在青山上,照在鳞次栉比的房屋上。海港也繁忙起来了,渔船拉起船笛,依次排队出港,没出海的渔船则静静地停泊在避风港。





早餐后我们走进民宿所在的这一古老静谧的渔村,石头垒起的房子参差错落、星罗棋布在山石间,古朴苍茫、雄浑粗犷,给人一种浩然的阳刚之美和悠远的沧桑之感。石头山的石头屋、石头屋前的石头路正亲密怀抱着的山海,演绎着渔村独有的魅力。

村子不远就是千年曙光园,山上矗立着“千年曙光碑”,这是为了纪念2000年新世纪的第一缕曙光首照石塘那永恒的千年一刻而建造的。两块相对的牌柱高高耸立,如同两扇竖立的门板,象征着新世纪的大门已打开。

此时站在石碑下,极目波澜不惊的大海,感受从东海好望角吹来的秋风。在钟楼撞钟祈福,钟声悠扬,很有意境。



驱车5.7公里、约15分钟,盘山到达石塘五岙村。爬上尖山头山顶,可以360度无死角眺望东海海望角,海面上有一层薄纱,看上去更似仙境。眼前的石塘一览无遗,它被一望无垠的碧海怀抱,风光秀丽,山、海、石相映成趣,足矣让我沉醉其中。







在山顶上可以看见山腰有两个酷似圆戒子形状的观景台矗立在大海边,它就是网红打卡的对戒观景台,象征着爱情。我们登上平台,观沧海,把那些海枯石烂的诺言留给年轻一代。


中午离开温岭石塘镇,沿着甬菀高速、沈海高速,驾驶近4个小时、约280公里,到达了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三沙镇东壁村。霞浦雄踞台湾海峡西岸,福建省东北部,是闽东最古老的县份,有着“中国海带之乡”、“中国紫菜之乡”,素有“海滨邹鲁”之誉。
东壁村距离霞浦县城28公里,位于岛坡上,是一个面朝大海的小渔村,吸引着大批摄影爱好者和游客前来拍摄或观赏日落、礁石沙滩、海边村落。我们选择入住网红“一起美宿夕映民宿”(霞浦三沙店),也让我们有了一场美丽地邂逅。


民宿面朝大海,依悬崖而建。妥妥海景房,躺着就能安静的看海景,看日落,看渔船。
站在阳台上,可见的辽阔壮美的海景让人内心抑制不住的欣喜。沿着海岸线都是民宿或正在建造的民宿、酒吧、书吧,在山坡上错落有致,高低起伏,也有与海湾相接,基本都是充满风情的白色建筑,有点希腊“圣托里尼”的感觉。2020年我曾自驾来过此处,那时还是一个充满烟火气的传统小渔村,如今一下子“蝶变”成民宿村的渔村,石头房变成了钢筋混凝土房子,已经找不到原住村民,沿着海岸线是层层叠叠的民宿群。

不变的还是东壁村的绝美晚霞,此时坐在民宿的阳台上面朝大海,栖息心灵。村前海面宽阔,沙滩细腻,滩涂上万根竹竿插成一块块方形的网框,有远及近,绵延数十里,蔚为壮观。远方就是连绵起伏的山峦,颇有“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文艺气息,像是一幅画一样,镶嵌在玻璃窗外的世界。











夕阳西下,东壁村沐浴在霞光之中,落日熔金,海面泛着柔美的金光,滩涂染成了一片醉人的橘红。海面依然有忙碌的渔船在穿梭着,桅杆帆影,渔歌唱晚,光影交织。




当太阳快将要落山时,夕阳突破云层,金色的余晖洒在海面上,与往来的渔船形影相依。远方依稀可辩的山峦相互叠加,显得更加朦胧梦幻,云影与海天一色,如诗如画。我们情不自禁地屏住呼吸,按动快门,定格下魅力四射的璀璨美景,陶醉其中,也彻底领略了最美不过夕阳红的说法。








东壁的的海养育了整个村落,“海上牧场”盛产许多小海鲜,所以晚餐预先请民宿帮助采购了一些蟹、带鱼、生蚝等,美美感受新鲜美味海鲜带来的快乐!

夜幕降临的时刻,走在村子的道路上,晚风习习,天海一色,是令人宁静的深蓝,灯光打在海面上,小船只停泊在岸边,一切显得如此幽静。

D3(2023年11月29日 晴到多云)【霞浦东壁、小皓
杨家溪】
资料介绍北京时间即“东八区”区时,其标准经线是东经120度经线,这条经线与我国东南沿海岸线的唯一交点在霞浦,霞浦的日出是标准的北京时间日出,因此中国标准海上日出在霞浦,而霞浦的最美日出在花竹。花竹位于霞浦县三沙镇最东端,是个三面环海的半岛式村落。因为花竹成为了“中国观日地标”,所以来霞浦的摄影爱好者必定要去花竹打卡拍日出,据说观景平台不大,停车场小,都是早早去到抢占绝佳观日位置。
我和妹妹早上5点半就摸黑驾车上山赶往花竹,天还没亮,路过三沙镇静悄悄的。沿着黑漆漆的山路十八弯,驱车8公里、约20分钟一直上到山腰的花竹村。

来到地势居高的第一观景台,已是人头攒动,车子只能停在山路边。此时天幕黑黑,树影婆娑,海风清冷,海面灰暗。泊在海中的船,影影绰绰;岸埠码头的灯,闪闪烁烁,全都笼罩在青雾里。摄影爱好者和游客已经架好“长枪短炮”,静静的等着太阳升起,守候花竹的第一缕阳光。








随着日出北京时间的来临,天空开始泛起了鱼肚白,海岛轮廓也逐渐的清晰起来,居高临下可见海面上近处挂紫菜的网格上挂着一条条色带,红的、黑的、紫的、蓝的,中间渔排木屋,远处海面岛屿帆影,所有这些,安然、恬静,宛如一幅没有经过修饰的水墨画。






早上6点半东方的天空开始被霞光染红,红彤彤的太阳冉冉跃出云层,这是自然界中最为大气磅礴的时刻。此时太阳变幻莫测光线射入海面,徇烂的色彩出来了!东方的天空被霞光染红,瞬间,天地大海间迸发出浩然的激情,海面散射光照下变幻莫测的色彩,水光潋滟,海天鎏金。






在霞光当中的福瑶海岛群宛如海市辰楼一般,渔民驾驶着小船在渔排和岛屿间穿梭劳作,在金光闪闪的海面上犁开一道鳞光,展示出一种天人合一的壮美景观,美到让人窒息。









太阳升起后,天空大亮,此时山坡上的花竹村露出它的正面目,这是一个石头垒起来的石厝古村落,依山而建,错落有致。村庄静悄悄,朝阳艳照着村子,好似世外桃源。


后背的山顶一轮超级大的月亮正缓缓躲到山头下。

带着满足回到了东壁村民宿,此时坐在阳台上眺望,远峰海天朦胧中,近礁松林翠色重。海水和天空合为一体,都分不清水还是天。海水在阳光照耀下,像片片鱼鳞在水面不断跳跃。海上万千竹竿、层层围网、浮标点点,在阳光下更加生动靓丽。渔船在大海中穿梭,渔民们又开始一天的劳作了。







夕映民宿的早餐看似简单,但品种丰富,坐在海边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品味着具有海岛特色的健康早餐,乐不思蜀。

上午来到了沿着曲折的海岸线而筑的三沙海岸光影栈道,这个霞浦网红景点全长约2公里多,一边是嶙峋的礁石,另外一边是广阔的大海。依山而建的很多错层观景台,一层层可以一直漫步到海边,是观看渔排、拍摄日落的好地方。远处山峦叠嶂,绵延不绝,恰似矗立于地平线之上、海天之间的一道道屏障。此时,凭海临风无比惬意!

(图片来自网络)



来到海边可以看到海上大面积的紫菜养殖场,延绵天际,舟影动静,网竿晃悠,非常壮观。




种植紫菜的赶海人正忙于海上“秋耕”,一排排用竹竿搭好的紫菜养殖网格,如同一排排钢琴键,渔民们乘着小竹筏在浮标竿影间穿梭躬身劳作,构成一幅天然秀美的山水画卷。


早上在民宿阳台上看到一辆大吊车将一袋袋麻袋吊上小船,原来是满载麻袋的小船再开到竹竿边,将一袋袋移放到渔民们的竹筏上,大概是紫菜苗吧。

中午驱车30公里、约45分钟来到了杨家溪。杨家溪位于霞浦的西北部,有着“海国桃源”、“闽东小武夷”之誉。一般游客喜欢去到杨家溪西南侧的太姥山爬山看景、或在杨家溪九鲤溪竹筏漂流。我们选择去到杨家溪的榕枫公园,这里拥有纬度最北的古榕树群和江南最大的纯枫叶林,位于霞浦县牙城镇渡头村。
走进公园迎面一排粗壮的千年榕树,在绿莹莹的草坪上矗立成一列,枝干向四周展开,枝繁叶茂,遮天蔽日,树干像苍龙腾空,树根似虬龙蟠地,巍峨壮观,特别古朴和奇异,好一个江南一绝哦,让人震撼,令人惊叹。


榕树群后面就是一大片纯枫香林,因为枫树还未绽放红颜,所以我们也就没有更深进入依坡漫郁的茫茫枫树林。古榕群和枫香林相伴而长,据说在亚热带地区极为少见,为此这片榕枫林被收入《中国树木奇观》一书。


光看奇特榕树,面积不大,其实吸引摄影爱好者眼球的是这里的中国第一摆拍,据说一大早晨曦光影透过榕树,榕树下有村民模特牵牛挑担、或赶鸭子摆拍,很有意境,就此吸引摄影爱好者争相一拍。
下午公园就显得冷清多了,待我们准备离开时正好有一位小伙子请了模特演出,于是我们就蹭拍了村姑、老汉等在古榕树下赶鸭、牵牛的场景,还有专人在边上放烟幕,制造气氛,营造出一幅牛耕美作。






在公园门口与一位村民闲聊,得知杨家溪附近还有一个中国扶贫第一村,临时兴起走走看看深山里的扶贫村美丽嬗变。从榕枫公园驱车沿着杨家溪峡谷的杨赤公路一直行驶10公里、约15分钟就到达了村口,汽车在被山清水秀包围的沥青公路上畅通无阻地穿行,路面平坦整洁,奇峰异石矗立在郁郁葱葱的青山间,建有好几个隧道,使得深山里的村子可以和外面世界相通,也验证了要致富先修路的道理。
(图片来自网络)
中国扶贫第一村位于福建省宁德市福鼎市磻溪镇,名为赤溪村,也是畲族自然村。据说这里的森林覆盖率达90%,是福鼎最好的“洗肺”之地。
(图片来自网络)

走进村子迎面的是一幢幢白墙黛瓦的徽派建筑,古韵悠然。走在畲族风情购物街上,特产店错落有致,商业气息浓郁,主要有福鼎的白茶、海产品等。

为什么赤溪村被称为“中国扶贫第一村呢”?村口宣传栏介绍说1984年6月24日,一篇反映赤溪村贫困状况的报道,拉开了全国扶贫开发的序幕。三十多年来,赤溪村老百姓以“闽东精神”,谱写了“赤溪之光”。确实我们在村子了逗逗也一点看不出之前贫困的影子,早已由三十多年前的“老、少、边、穷”美丽蝶变了。

和村民闲聊中得知村子后面笔架山山脚下藏有赤溪村老屋,于是我们穿过村子来到村寨背后,感觉不是简单的破房子,好似一座古堡。走进古堡正好碰到姓杜的古堡后人,他把我们带进他们的老屋喝茶聊天。

原来这里是赤溪杜家堡古民居,始建于明末清初,是杜家人氏于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构建于此,距今有400多年的历史。整个古堡由主城堡、城墙、护城河三部分组成,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古堡布局巧妙,曲径通幽,纵横交错又纵横相连,当年应该气势恢宏。但是历经风雨侵蚀,岁月流逝,人事变迁,年久失修,城堡变得一片荒凉,古民居破损严重,青苔遍布,杂草丛生,部分毁塌。前几年政府为了开发旅游曾经稍作修缮,但是似乎缺乏管理,几乎没有游客,有些败落。




走在杜家古堡的古道上,遥想当年繁华,数百年光阴流逝,
可以感悟到历史的沧桑、人们向往隐幽静泊的闲致生活。据杜氏后人说,杜家堡的祖宗婆是畲族人,这也就演绎了畲汉和谐相处的历史沿革。

结束杨家溪之游,我们又驱车35公里、约45分钟回到了霞浦三沙镇,车子开到了三沙镇最西边的小皓海滩,这是一个坐北向南面向大海的渔村,东西两头各有座山,像张开的双臂怀抱着一个金黄色的沙滩。小皓渔村盛产虾苗,那是因为水浅浪静溪流众多,浮游生物在此丰富的缘故。小皓海滩也是摄影爱好者来霞浦必到的地方,我2020年9月份夕照之时来到小皓滩涂,撞见村民也说难得的火烧云和海,让我难以忘怀。


可能潮汛的缘故,海水处在落潮时节,看潮水退尽,小皓留下了一大片有着复杂多变线条的滩涂。我们特意在海边小店租了一双高靴,走到滩涂深处。逆光位置观赏这片滩涂,镜头中那一条条从沙滩上流淌过来的水,化作蜿蜒曲折的滩涂脉动,那裸露的沙砾在阳光透过云层的折射下,闪烁着迷人的银色光芒,让人惊叹不已。


远处滩涂上三人一组劳作的渔民背着箩筐,挥着手上的绿色三角渔网踏波而来,这是三沙镇上各村的渔民扮演的“渔模”,给滩涂边山头上远程拍摄的摄影爱好者做模特,给寂寞的滩涂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显得韵味十足。




小朋友们趁着退潮,蹲在海滩上小锄挖,寻觅着留在泥水里的小虾、小蟹。夕阳照耀下的一条条小渔船,飘荡在海边上,那不是点缀品,那些或许是最后的渔家船。此时对焦、定格,一只搁浅的渔船,一湾灵动的水线,一只轻轻飞来觅食的白鹭,一两个赶海的渔民……随着太阳落下山头,暮霭渐渐升起,大海、滩涂和远山变得一片苍茫,尽管没有等到我上一次在小皓看到的震撼晚霞,但是我们也很满足了。











人的一生必须经历两个伟大时间:日出与落日。我在霞浦有幸成为见证者,也成为一个彻彻底底的追光者,追逐着太阳冉冉升起渐渐落下时刻。这里的美在于光和影的交织,在于一份独特的宁静与和谐,真是一份不一样的心情。
离开小皓,我们驱车20公里、约半个多小时,到达了霞浦县城,入住浦天国际大酒店,3年前曾经住过,留下不错的印象,因此这次推荐给家人。
上次入住浦天酒店,四周还在大修土木。这次从酒店房间窗户眺望霞浦县城,只见四周高楼大厦,夜晚灯火辉煌,很是繁华。

在霞浦县城,到处都有海鲜酒楼大排档,尤以海鲜美食著称,被喻为海鲜美食的天堂。我们特意去到海鲜一条街,非常有烟火气,吃到一顿价廉物美、原汁原味的滩涂海鲜美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