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6(2022年10月12日
阴转多云)【梅里雪山、纳帕海、独克宗古城】


这个季节云南的早晨日出一般在7点半左右,这也免得我们辛苦早起。可是清晨7点拉开窗帘,哇塞,灰沉沉的浓雾弥漫了大地,感觉近在咫尺,微带寒意,翻腾缭绕,似乎将整个天地都笼罩起来,奢望日出云海梅里十三峰还是成了泡影,只得放弃在飞来寺观赏日出金山的念头了。

随着太阳的升起,整个大地的雾气渐渐散去。早餐后我们又匆匆赶到德钦县城医院做了核酸,德钦县位于迪庆州的西北部,坐落于迪庆高原之上、梅里雪山怀抱之中的地方,是三江并流的腹地,闻名遐迩的“茶马古道”、滇藏公路都经过该县,平均海拔3559米,是云南省地势最高的县,也是传承了“香格里拉”的人间仙境,成为一片绝尘净域。这边是横断山脉中段,没有平原、盆地,只有高山峡谷,我们走在县城的街道,发现绝少有平坦,不是上坡,就是下坡,在山腰间撕开的盘山公路看上去很是险要。



在盘山公路边的观景台俯瞰城区,只见小县城是一个狭长型的,两边都是大山,一大片建筑散落在狭窄的峡谷上,县城旁边就是万丈深渊的悬崖峭壁,如果有山体滑坡、泥石流的话就危险了,躲都没地方躲。据说政府也在考虑地质灾害的防范和部分地区搬迁的方案。


尽管大家知道今天难见梅里雪山,但是还是心有不甘,驱车来到了距离德钦县城8公里的雾浓顶观景台,海拔3500多米,这里也是全方位遥望梅里雪山的最佳位置之一。藏语“雾浓顶”实为“菩萨下去的地方”,在雾浓顶村口矗立着十三座迎宾白塔,与梅里十三太子峰遥遥相望,五彩缤纷的经幡迎风呼啦啦飘扬,还有转经筒、煨桑炉等,构成藏式风格的基本元素,很有藏区味道。




正在修建的一条从德钦县城到雾浓顶观景台的步道,全长10公里。
不出所料,在雾浓顶见到的依然是浓雾,我们刚下车时突然看到云雾迷蒙的天空打开了一扇窗慰藉我们,从云缝中看到一座山头,不一会就关上了,还算乐至有福哦!此时远处梅里雪山茫茫的雾云如烟如涛,覆盖的严严实实,着实给人一种“不识梅里雪山真面目”的神秘感。我站在雾浓顶望着前方山头,雾霭蒙蒙,似轻烟,似薄纱,就想一口气吹散它无影无踪。而前方山坳的雾浓顶村云层环绕半遮半掩,袅袅炊烟,好似仙境。我们迟迟未离开,总期待下一秒烟消云散。看来此程留下了遗憾,但是想着以后可以再来的,还是有机会见到梅里雪山,这样想着,也就安慰许多。







上午10点半离开雾浓顶,我们驱车又要返回香格里拉。
再次来到德钦的白马雪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只见笼罩山顶的云雾,就像戴在山顶的白丝绒帽,那些缠绕在山中的云雾,就像绑在山腰间的玉带。云雾缭绕的山谷,是茫茫大海;云雾笼罩的山峰,是一片巨大的天空。


原路返回香格里拉还是沿着G214滇藏盘山公路行驶,又看到远处那座奇特的山峰,山的上部陡峭壁立、峥嵘插天,灰白色山体造型看上去特别奇幻,险峻雄伟又神秘美丽。


白马雪山国家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高山针叶林、山地植被垂直带自然景观和滇金丝猴。尽管我们没有看到与大熊猫一样封为“国宝”的滇金丝猴,但是目之所及,全是漂亮的苍翠和点点红叶,还有梯田、村庄……





公路上不时会遇到牛羊马,它们驱动四肢悠闲地走上马路,肆意而卧,饶有兴致般看着一辆辆汽车在他们面前减速、绕行。

下午2点半看到前方一片湖,原来那是香格里拉的纳帕海,它位于香格里拉县城的西北部,属于高原季节性天然湖泊。雨季时水分比较充分,大部分草原被湖水覆盖,就成为海。湖水下落,就变成了草原牧场,也成为了候鸟的天堂。


我们在纳帕海这片高原湿地慢慢徜徉,这是一片纯净清澈的湖水和牛羊遍地的草原,我们尽管远远地观赏,但是山丘与天空、湖泊、草原构成了一幅心旷神怡的画面让人迷醉。









下午4点左右我们又回到了香格里拉,继续入住独克宗古城的香格里拉钦仓酒店。


放下行李就来到了独克宗古城中央的龟山公园,它建于清康熙年间,由大佛寺、转经筒等组成,矗立在小山包上,各族人民世代居住在龟山的周围,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今天的独克宗古城。金碧辉煌的大佛寺和转经筒无论在白天阳光照耀下,还是晚上灯光璀璨之际,都非常壮观,光芒耀眼。


我们沿着逐级台阶登高,尽管山头不高,但是对于海拔3300米的高原地区,上山还是颇为吃力的,我大口喘气慢慢爬到山巅大佛寺,这里是藏传佛教的道场,寺内供奉着释迦摩尼大佛,道路旁挂满了五彩的经幡,随风摆动,凡有心向善者,皆可到此朝拜祈福。







大佛寺旁边的转经筒名为吉祥胜利幢,是世界最大的转经筒,资料介绍说高21米、重60吨,载入了吉尼斯世界纪录。筒身全部采用纯铜打造,外涂真金。我们一行十人合力将世界上最大的转经筒转起来,顺时针转满三圈,虔诚祈祷幸福安康,扎西德勒!


在夕阳的余晖中我们站在转经筒的平台上举目远眺,一览独克宗古城风貌,香格里拉老城区尽收眼底,远处是连绵起伏的青山,近处分布着风格独特的藏民居建筑群。望着它夕阳下的风景,那一刻,我的心会前所未有的平静。



独克宗古城没有丽江古城来的喧嚣,整个古城显得宁静和谐。在这里生活的居民多半为藏族,民风淳朴,自然和谐。夜晚降临我们又好上了藏式牦牛火锅,此时悠悠的音乐又响起,月光弥漫街角,让你感觉犹如走在一处幽静的画廊里,显得宁静且神秘。




超喜欢我们入住的香格里拉钦仓酒店,既有藏族民居风格,又有现代艺术的民宿。




在酒店邂逅二位80后自由艺术家夫妇李发枝和沈雅声,他们也是酒店的合伙人,尤其沈雅声还是上海小老乡,她是一位既长的漂亮,又有思想、有才华的女孩,从小学画画,中国美院毕业去澳大利亚硕士留学,回国后为了爱情、为了艺术,放弃上海优渥条件,放弃在上海已获得的艺术成果,来到了滇西北,他们合伙创办了阿若康巴-钦仓“D3+当代艺术空间”,融合“现当代+藏式”的多元化,实现艺术跨界,进而创立了“住+展览”概念艺术民宿,将民宿打造出独特的艺术风范,提升了独克宗古城的艺术调性,适合发呆打望。



D7(2022年10月13日
阴转多云)【小中甸草甸、普达措国家公园】
按计划今日上午离开香格里拉去到丽江,早餐还是云南米线,我似乎也吃不厌。告别香格里拉钦仓酒店首先来到了位于独克宗古城内的和谐景观塔中塔,顾名思义就是塔外有塔,塔在塔中。和谐塔中塔高108米,内塔24米,是按照藏传佛教塔中塔方式构建,它位于香格里拉的入城口,始建于2017年。里面很大,也很安静,有很多转经筒,大气漂亮,是目前藏传佛教中体量最大和最高的白塔,享有“香格里拉之窗”和“藏区第一塔”,与独克宗古城的大佛寺、香格里拉的松赞林寺遥相呼应。


白塔缘于古代印度,其最早的功能是永利供奉或收藏佛舍利、佛像、佛经等高耸型点式建筑,所以又称为佛塔。一路过来看到在藏区,村村都建有佛塔,这些佛塔承载着藏族人民对今世和来生的美好祈盼,寄托着人们的美好心愿,其中包括平安、健康、幸福等,这些又何尝不是众人的心愿呢?
巴士司机陆师傅又把我们带到了纳帕海香格里拉大草原,其实现在不是狼毒花的最旺盛季节。草甸中也有湖面,但是不大,远处的山脉云雾缭绕,整个草原片片红色的狼毒花和黄绿色草地映衬下也显得那么完美。








此时我们玩心已不大,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刚刚接到旅行社的通知,丽江发现有疫情,我们将要去到的丽江束河古镇和丽江大研古镇已封闭,至于疫情散布程度还在排摸,旅行社建议我们不要进入丽江市,住宿在丽江市的边缘。这消息一下子把我们搞懵,一番上海、丽江、香格里拉的电话联系,当机立断决定留在香格里拉,这也重拾起曾忍痛割爱的普达措国家森林公园之行。
下午我们到达普达措公园,一开始我们也碰到了阻力,因为公园中午接到上级通知3天前曾到过丽江者将不能入园,而我们的行程码带有丽江记录,尽管已达到当地超过3天的要求,但是碰到下面就是一刀切,门卫保安还是不让进,也惊动了公园领导。为此我们打政策牌,帮他们滤清截止时间节点,当然最终我们也打出了情亲牌,好说歹说说服了保安和领导才给放行,现在的旅游真的是处处当心地雷,又处处防不胜防。
香格里拉的普达措国家公园位于大香格里拉风景区的中心区域,是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的重要组成部分,“普达措”意为普度众生到达理想彼岸的舟湖,这里群山环抱,林木苍翠,雪峰连绵,优渥的自然条件,使得植物生长茂盛,植被丰富,也是是中国大陆第一家国家公园。

公园观光巴士把我们送到有着高原仙子之称的属都湖,这是青藏高原横断山脉中最具代表性的构造湖。我们沿着3.3公里长的在木板栈道上徒步,不愧为高原明珠,仿佛走进了一个纯洁梦幻的书中王国,天之蓝、水之碧,满眼明镜般的高山湖泊、草色金黄、红杉如火,墨绿的森林,洁白的浮云……这里的水清澈至极,蓝天白云倒映在水中和两岸的树木一起给湖面增添了色彩。











湖水里星星点点的洒落着块块草甸,像谁不经意之间抛洒的一块翡翠。



金黄色的白桦林给碧色的湖水带上了一根金丝带,山中云杉、冷杉高大挺拔,直插云霄,草地上是大片的兰色小花,如繁星般茂密,这一切构成一幅平静而富有诗意的山水画。











公园最高海拔4159米,我们所到之处一般为海拔3600米左右,之前就是担心高原海拔,而将该景点割舍,但是真的来到公园,漫步于湖畔的树林中,感受着充盈的负氧离子,呼吸着如此新鲜的空气,一点都没有任何不适。


栈道两边看见好多挂在树上飘飘冉冉的浅灰绿色丝挂物,好似蜘蛛网,其实是被当地人称为“树胡子”的植物。它的学名叫“长松萝”,是天然的空气监测器,对空气质量要求极高,因为它只有在空气纯净的地方才能生长。“树胡子”与原始森林的完美结合,为普达措国家公园打造了一道独特和谐的自然景观。

步道上遇见好多各种姿态出没的小松鼠,它们不时自树林中闪现而出,捡拾地上的松果,虽然胆小怕人,但又好像不那么不惧怕人,还不时会跳到游客的手臂上、肩膀上,为看似静谧的山林增添了一丝动感欢快的趣味。

栈道边马儿叮咚的脖铃声吸引着我们,它们悠闲地散着步,啃着草,似乎不介意游客进入它们的生活之中。




我们在湖边的栈道上就那么走着,置身湖畔,背负青山,面临绿水,观水、观花、观树、观草、观山,这奇妙多姿的景色让整个人身心沉浸在这湖光山色之间,心灵得到了净化,这里的一景一貌都是来自于它的美好,是香格里拉让人们相信了人间还有如此纯净的地方,真的是除了自然就是自然,连呼吸都是让人如此清新愉悦的,这里才是“消失的地平线”。



在栈道上边看边拍走了1个半小时,到了属都湖栈道终点,坐上观光巴士去到另一个有着高原明珠之称的碧塔海,这是青藏高原上最富有盛名的冰蚀湖,被誉为“宁静的海”。碧塔海与属都湖相距10多公里,两湖之间有村庄、草原,牛羊漫步其间。




前几年碧塔海中心景区封闭,不对游客开放。现在就是一条长约三、四百米的木栈道横架于湿地草甸上,尽管可一直向湖畔延伸,但就在草甸木栈道尽头封掉了。


走上栈道只见近处是草甸、中段是湖泊、远处是高山,放眼望去蓝天白云青山碧水,幅幅是画境。





走到栈道尽头眼前出现一片亮蓝色湖泊静静躺在群山环抱之中,碧塔海宝石般向四周散发出蓝天给予的光芒,显得比天空更加深邃夺目。湖畔四周,苍松古栎,遮天蔽日。





碧塔海以“杜鹃醉鱼”的美丽奇观扬名于世,可惜我们不能走到碧塔海的湖边,也可惜我们不是杜鹃花开时节到来。但是在广阔的草甸,成群牛羊马徜徉于此,湖光与草原由此相映成趣,一样令人如痴如醉。





离开普达措国家公园已是夕阳西下之际,车窗外惊鸿一瞥,此时光影下的香格里拉好似梦境,不禁让人感慨这世间的美好,感慨大自然给藏族人民、给人类的慷慨馈赠。




香格里拉最后一顿晚餐。
D8(2022年10月14日多云)【香格里拉、丽江】
滇西北之行每天早出晚归,也是很疲惫,今天将结束滇西北的全部行程,因为担心丽江疫情影响回沪,所以我们将直接从香格里拉去到丽江机场回上海,时间有裕,早上终于睡个懒觉自然醒,在这静谧的独克宗古城很是享受。



上午10点离开香格里拉钦仓酒店,出了香格里拉县城就是小中甸,我们又下车猛拍一阵。上次经过小中甸是雨后,山间挂着云带,更有诗情画意。




途经海拔3000多米的哈巴雪山观景台,哈巴雪山(海拔5396米)是云南唯一一座可供攀登的五千米级雪山,位于香格里拉县东南部。眺望远处的哈巴雪山的山头遗憾埋入在云团之中,而它山脚下的古朴村寨、层次分明的梯田,还有大片的草坪,与其遥相呼应,满眼高原风光,仿佛人间仙境,使人心旷神怡。








尽管彩虹飞桥背后的连绵起伏的玉龙雪山还是没有露出山头,只是隐约可见山坡上的冰雪,但也显得雄伟壮观。

这几天玉龙雪山上下雪了,所以山头已有积雪,可惜我们在车上远远看到的是玉龙雪山露出的一点点带雪的山坡,只能留待下次见了

进入丽江地界又做了滇西北之行最后一次核酸,当然进入上海还要做一次核酸。
为期八天的滇西北之行全部结束了,香格里拉、泸沽湖已成为我心中的日月,我的灵魂与肉体从头到脚每一根神经都受到从未有过的冲击、涤荡与震撼。滇西北,是一片绝尘净域,是一方旷古秘境,是真正的圣洁宁净的地方,就连老人额头上的沧桑岁月,都显得那么纯净。
这次滇西北之行每天的防疫核酸检测也成为我们每天的必修课,成为旅游的必须行程。但是即使如此,一不小心你去过的地方有状况,或者时空交错者,所有的计划都会发生改变,打乱节奏。三年的疫情对于旅游太难了,真希望如期而至的不只是秋天,真希望疫情过后平安的所有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