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爱与分离”不彻底的人很难找到幸福感

(2014-05-14 09:00:00)
标签:

情感

婚姻家庭咨询师

婚姻情感困惑

婚姻危机

在线答疑

分类: 金苑答疑

“爱与分离”不彻底的人很难找到幸福感

 

问:金老师,最开始我的困惑是我找对象之事造成我和妈妈关系紧张之事。我是个公务员,这当然没什么值得骄傲的。但是眼下那么多人还是挤破头皮也要进编制也还是让我的长辈有些虚荣。我一直是个乖乖女,从小听父母的意见,没有自己的主见,找对象一事也潜移默化中受到父母观念影响,要找公务员或者带编制的。因此,好多热心人给我介绍对象时,只要听说人家是私企或做生意,也不管多么有钱,我都婉言谢绝。也还是被介绍了几个,见了几面发现很不合适,比如很抠门,比如超大男子主义,还有个子太矮的(我163他167不到),走出去我心里有疙瘩,不喜欢.还有大我十岁的明显有代沟……

然而我妈妈就盯准了这些人单位好,银行的,省级的,市级的,总是三句中有两句提醒我要把握机会。可天哪,我不是找个单位生活,这些人我看着就别扭,多呆一分钟都是找难受呀!
于是我表明心迹之后也客观说明了某人的缺点,抽烟,打麻将还老输钱(他公务也就三千)等等。哪知这时,我妈居然把这些都视为珍宝了!说什么官场上哪个男人不抽烟,哪个混得好的不打牌。

这都是她以前反对的呀!

可能是我已经二十七了,但还没遇见那个人,让母亲太担心了吧。我也并非不上心或眼光太高,而是没遇上两情相悦之人。再后来,我也意识到这个圈子把我困住了,圈子外的世界更精彩。我的同学同事也劝我改变以前的老眼光,人家学历高有本事的混得好的多!于是我放宽心态,认识一个大我四岁的设计师。一接触还挺聊得来。但我母亲知道后极力反对,说她回老家太没面子,别人都找了国家干部,你找个私企打工的!
只是少了个编制而已,人家还是北京某名牌大学的研究生,哪儿让你那么丢脸了!
我在开心交往的同时,每日回家都要听妈妈说点风凉话,再有意无意地为公务员唱赞歌,我听得烦躁得要死!

我便说了狠话,我不和他谈了,行不?

她又会急忙狡辩,说她没说过这样的话,真气。现在我和男友感情很好,而回到家,因为我这事让她不满意,她总是给我脸色看,并且三句话不离这个,公务员有什么好处,哪个个女孩找了个公务员老公好神气……所以几句话不和就吵架。我们生活在一起是痛苦的,我已经搬出来单住了。

 

金苑答:从你的文字中我感觉到,你的问题不是找你妈妈喜欢的公务员之类,还是找你自己喜欢的意中人,而是你与你妈妈之间“爱与分离”的问题,或者说是你妈妈“未完成”的心愿在你身上的投射。

我猜测,在你从小到大的人生经历中,你都是以乖乖女的形象出现,不管是进幼儿园、上学校,还是选大学、找工作,你母亲都会亲力亲为、不遗余力。她一直以一个好妈妈而自居,也一直以培养了一个好女儿而自豪。在她看来,你是她血脉的最好传承,是她精心“雕刻”的最好作品,是她足以向世人炫耀的骄傲。

或许在你身上,寄托了她未曾完成的“心愿”,有着她自己都未曾觉察的渴望……

有关这一点,限于篇幅以及对你的情况不甚了解,只能说到这里。

另一方面,你母亲除了对你倾注全身心的爱之外,却忘记了你真正的幸福最终取决于你个人的独立和成长,心理学上称之为“爱与分离”。当孩子渐渐长大之后,做大人的就要有意识地尝试“分离”,也就是让孩子学会独立面对未来的世界。按照我们中国人的说法,叫做“父母只能养你的小,不能养你的老”。可惜,很多做父母的特别是中国的父母,非常缺失这一块,从小到大就是无怨无悔地呵护与关爱,事无巨细,处处替孩子做主,生怕孩子有任何闪失,生怕孩子将来吃亏。殊不知,孩子是在“摔打”中长大的,是在吃苦中练就本领的。因此,当孩子成长过程中,睿智的父母都会有意识地“放任自流”,有意识地减少“填鸭”式爱,有意识地给孩子自主权。目的就是让孩子渐渐适应社会,渐渐学会自己面对与处理各种问题,最终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社会家称之为社会化。


 想了解更多专业的婚恋知识,微信每天放送。一封来访者的信:谢谢你,我放你走!   ——微信号:jinyuan55555

   ——昵称:婚姻家庭咨询金苑

 

我的新书《读懂男人心,乐享好婚姻:解读中国男人情爱密码当当、京东、亚马孙及各大新华书店有售。想了解你身边的男人,想知道中国男人是什么样的“动物”,这本书为你揭示他们的秘密,想一睹为快的亲们,

可直接 点此进入购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