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悲催:我找前夫讨学钱

(2011-08-08 11:09:18)
标签:

育儿

分类: 好父母成长课堂

悲催:我找前夫讨学钱

传统花鼓戏剧目《讨学钱》说的是民国年间,盛行私塾教育的末期,私塾学堂张先生讨取陈大嫂所欠学钱的故事,今天我却听说了一出“现代版的讨学钱”,只是讨学钱的人不是教书先生,而是一位孩子的妈妈。

最近一个月,我受邀给家长们做了一个《好父母成长课堂》的系列辅导讲座,虽然每周都有一次舟车劳顿赶赴外地,可每看到现场那些家长渴望的目光和可爱的孩子们,我就忘记了自己的一路辛苦。

每次辅导完之后,总有家长围着我提问,期盼给出更具体的帮助。我也从中发现了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有好几位家长的婚姻都比较糟糕。有离异多年,一个女人艰辛地带着孩子生活的,有徒有其名而夫妻感情冷漠导致教养方法完全相左的,有父母离异后孩子丢给老人带养的,有离异再婚家庭,继子女无法驾驭的

今天,一位女士走到我面前,说到她的儿子。她一开口就叹了口气:“我儿子读六年级,但越来越不喜欢讲话。我很着急,他跟我在一起,几乎没话可说。”问了许多情况之后,我才弄明白,这又是一个离异家庭。两年前,他们夫妻离婚后,孩子判给了男方。由于父亲疏于管教,母亲又把孩子带在了身边。而她自己为了孩子的各种学习和生活开支,每天奔波劳碌,几乎无暇顾及,孩子只好交给外婆带养。两年过去了,妈妈难过地发现,儿子变了,变得不爱讲话,不爱搭理,沉默寡言,落落寡欢。以前孩子完全不是这样,她有些着急,却又没有办法,毕竟孩子读书生活是很大的一笔开销。

下面是我们的一段对话。

我:“这孩子是判给他父亲的,现在你来养活,他父亲应该出生活费、教育费以及医疗费啊!”  

来访者:“别提啦,离婚到现在,他爸爸几乎没给过生活费,每个月的500元都很很难要到。”

我:“为什么?父亲是下岗工人?”

来访者摇摇头,叹口气:“没有,有正式工作的!”

我:“要不到吗?”

来访者:“开始,我都是让儿子给他爸爸打电话要那几百元。也按时给了几次,后来儿子再打电话,他就不给了!”

我:“你本人找过他父亲要吗?是怎么要这笔钱的?”

来访者:“他爸爸很没出息,我一点都不想跟他联系。没有办法,我现在条件不好,只能要他爸爸出这笔钱。”

我:“你是怎么说的,可以说具体一点吗?”

来访者:“我就跟他说,这个月儿子的生活费你还没有给呢?”

我:“恩。”

来访者:“他还不是老腔调,我现在忙,没时间,过几天给!”

事实上,过了N多天也没有见到钱的影子,这件事情就这么不了了之。

 

金苑支招:

这种离了婚依然“耿耿于怀”的现象大有人在,而受害最深的依然是孩子。

1、婚虽已离,但此恨绵绵无绝期,耽误的是孩子。从这位女士“讨学钱”的过程中发现,这对夫妻虽然分开了,但他们之间的纠结还没有解开。都不愿意搭理对方,也不想多说话,语气硬邦邦。“这个月的生活费你什么时候给?”这样问话,对方听了心里肯定不爽,那会儿即便身上有钱,但情绪受影响,也会找借口:“没时间,忙着呢。”当然,我这里绝对不是替父亲开脱,只是感觉我们可不可以换一种方式,使父亲爽快一点支付这笔他本应该出的钱呢?

做父母的都会疼爱自己的孩子,抓住这一点,找一些他关心的话题,比如,说说儿子的进步,说说儿子的变化。对方听了心里也许舒坦一些,再提生活费或许就容易些呢。当然,碰到个下三滥,我也无语。

2、抚养儿女是做父母应尽的义务,没有任何理由推卸。与其耐着性子,扮成一张笑脸去催要孩子的生活费,不如直接通过法律手段,从父亲的账户中、工资里扣除这笔生活费。这种做法是最省事的,每月按时扣除,也用不着总是“讨学钱”。

3、离婚了就不要再次伤害孩子,孩子是无辜的。这个孩子与父亲分别两年多,虽时有见面,孩子说,也经常会想父亲。记得第三次讲座时,有位老人也跟我谈起了他的孙子。他儿子和媳妇今年刚刚离婚,孙子12岁。听说爸爸妈妈离婚的当天,孙子大哭一场。说到这儿,老人的眼圈都红了。可怜的孩子,我们做大人的,什么时候才能体验到孩子的内心感受啊!许多时候,我们似乎没有顾及到孩子的心理需求,无法想象孩子内心的痛苦。要知道,这种痛会伴随着他的成长,甚至波及孩子未来的婚姻生活,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原生家庭“破坏力”。

亲爱的离异父母,放下你们的“冤仇”,为了孩子还是友善地保持关系,让孩子多得到一些来自双亲的温暖吧!

 

预约稿件/节目录制/商务洽谈/广告合作/婚恋咨询(付费)/培训讲座等      

          QQ382359558(注明博客,非工作勿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