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头书记”能给衡阳带来福祉吗?

标签:
链接是在是个不一样市民 |
细心的老读者最近发现,这个看了几十年的《衡阳日报》好像与从前有点不一样。《衡阳日报》沿用了数十年的报头,在不到一个礼拜的时间里,居然三次“变脸”。作为衡阳市委机关报的《衡阳日报》竟会如此“反复无常”的,这让很多市民读者不解。
据悉,《衡阳日报》作为衡阳市党政机关报,自1983年5月衡阳地市合并后,历经9任市委书记,是衡阳市正处级事业单位,也是湖南省内唯一的中国地市报副会长单位。报社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资深编辑则表示,自他参加工作以来,《衡阳日报》的这个报头就伴随他三十余年。对这四个熟悉的字眼倾注感情的,不只是自己,还包括报社众多的同事,他相信这其中也包括很多老百姓。报头是一家报纸的形象,一旦更改报头,报社的整体形象就需要重新去建立和维护,而这中间即使付出更大的人力、物力,财力也未必会达到理想效果。 “这就是‘换字书记’嘛,这不是他的第一次了”。一名媒体从业人员介绍,李亿龙早在怀化任市委书记时就将《怀化日报》报头更换。对于5天换3次报头,他笑言这是折腾人不嫌累啊!
我们说,一份报纸的报头,虽然就是那么几个字,但期间承载的却是一种百姓的认同,历史的认同,是报纸整体形象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哪能说变就变呢?我们姑且不去论这种变的对错,仅就一个新任市委书记的职责来讲,他到底有没有权力对一份报纸如此横加干涉呢?我想,市委书记要做的事肯定很多,他应该将自己的主要精力放在改善民生、发展经济上,应该放在构建中国梦的主战场上,而不是只盯着一个报纸的报头。我相信,和中国大多数地市一样,衡阳也一定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衡阳百姓也有着种种有待实现的祈求,这些都是市委书记应该首先予以关注的。而这位官员大众不去首先关注这些百姓关注的现实,却去对一纷报纸的报头这样热心,我们只能理解他是个热衷于做表面文章的人了。而且,要更改一份有着几十年历史的报纸报头,市委书记虽然是一个市的领导,但他真有这个权力吗?他在做这样的决定之时,是否想到要征求一下衡阳百姓的意见呢?他这实在是在轻视衡阳百姓。这样的报头书记到底能否给衡阳百姓带来真正的福祉呢?真令人怀疑。
总之,衡阳频换报送事件是令人遗憾而可笑的,但愿我们的官员在做一件事之前不要刚愎自用,而要多征求一下百姓的意见,否则,无视百姓祈求的人最终也会被百姓摒弃!
新闻链接:
http://news.sina.com.cn/c/2013-04-28/04172697468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