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何对假货这样宽容?
又快到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了,媒体及社会上关于3·15的话题又开始多了起来,这已经快成了每年必要刮起的一个季节性的“风暴”了,我们姑且可以称之为是“打假风暴”,这个风暴从春节过后就开始酝酿、渐起,到3·15这一天正式形成,而风暴的极点便是央视年年如是的3·15晚会。既然是风暴,“打假”“保护消费者权益”这些话题真象是一阵风一样,来时铺天盖地,似有摧枯拉朽之势,但过后便风平浪息。
“年年打假假年年”,假货似乎并没有减少多少,反而有愈来愈多之势。放眼看一看我们的身边,哪里没有假货呢?从我们的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假货已经包围了我们,深入到我们的生活里。假货泛滥细想起来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但我们扪心自问一下,对于假货,我们真的义愤填膺吗?我们真的如水火不相容吗?不错,当假药横行造成严重社会危害之时,当假酒肆虐伤残众多鲜活生命之际,当假奶粉给众多婴儿造成身体病损时,我们会怒发冲冠,我们会拍案而起,但当我们穿着假名牌、用着水货手机潇洒走世界之时,我们还会有上述的情绪吗?肯定不会有。事实上,从我们每一个消费个体,到政府各级监管部门,对假货大都是宽容的,我们的不宽恕许多时候仅仅只表现在对人体危害程度特大的假货上。而对那些与人体无害的假货们我们往往熟视无睹,任其充斥在自己的生活里。
我们究竟怎么了?我们怎么会对假货这样宽容?
“假货”的涵义实际上极为复杂,按中国工商出版社2008年出版的《假货研究》里,假货指这样的商品:1.和客观事实明显不符。2.和得到世界上2/3以上政府承认的国际组织颁布的标准,以及2006年人均收入在1500美元以上国家政府颁布的标准不符,前者以承认该标准的地域为准,后者以所在国为准。而照我们日常通俗的理解,假货就是指“假冒伪劣”产品。假冒者,假名牌即是。伪劣者,假酒假药是也。从危害程度上讲,虽都称之为假货,但伪劣产品远远高于假冒产品。象媒体时有报道的假奶粉、假酒、假药、假农药、假种子等对人及植物生长健康的严重危胁。因此许多时候说我们对假货宽容,更多是指对假冒产品宽容,也就是说对于那些与人身体健康关系不大的假货的宽容。
我们这个社会里之所以存在这样多的假货,象割韮菜一样总也打不完,以至于形成我们对于假货的宽容和麻木,这虽然有法律的、监管的等等方面的责任,更重要的是假货还存在着广阔的生存天地。不是吗?拿衣服来说,谁不想穿名牌、用名品呢?谁不懂得名牌、品牌产品的好呢?但囊中羞涩,要想从头到脚穿一身名牌产品,没个几千几万是不行的,这一点恐怕大多数中国人都不行。因此,我们只能去买那些假冒的产品,虽然质量自然不能与正品相比,但也是“货尽其值”的。因此,假货的横行许多情况下还与我们这个国家国民收入的状况有着直接的关系。当然,笔者并不是说人们真正富裕到一定程度了假货就会消失,但起码到那时这些假冒产品便会缺乏了市场。买假如此,打假呢?也存在这个问题,事实上,打假也是要成本的,而这也是许多行政监管部门打假力度小的原因之一。这也是象北京秀水街、石家庄的南三条这样大型售假市场得以堂而皇之存在的根本原因。消费者对其宽容,监管部门同样宽容,说不定我们需要什么东西还想去逛逛呢!因此说从消费者来讲,我们对假货的宽容也是有底线的,对于那些危及人们身体健康的的假货,我们的态度是坚决的。而监管部门我相信也抱着这样的态度。
现在正是全国“两会”召开之际,这次两会与3·15有关的看点是“网络购物”“打假”首次写进了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2011年要“积极发展电子商务、网络购物、地理信息等新型服务业态,深入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专项治理行动”。
这表明国家对于“网络购物”和“打假”的关注与重视。网上购物的确现在已经成为一种商品销售的重要渠道,而且因其快捷、方便正有愈来愈强之势。笔者以为,网络购物也只是商品销售的一种方式,既然它是商品销售方式之一,有假货也是在所难免的。因为它不是孤立的,它不可能脱离了中国的假货泛滥现状而独立成为一块商品销售的净土。我们也不要对其进行过分地苛责。网上打假同样需要与现实打假联系在一起,必须联动,而不应将责难只落在网络上,因为网络充其量只是一个平台而已。
记得前几年在北京一个商场,笔者花十五元为孩子买一个光盘,问售货员是不是正版的,她说,我只能说十五元你在哪儿能买到正版的呢?她的话令我沉思了很久。这说明在当下的中国,正如笔者上面分析的那样,假冒产品之所以有广大的市场,一个重要原因便是正品价格太贵,远远超出了国人的承受能力。假使正品价格适中,人们都能买得起,假冒产品也会自然少起来。
拉拉杂杂说了好多,我知道自己所说的大部分是废话。打假是个持久战,是个拉锯战,是个消耗战,不是几次风暴就能够刮跑的。在假货包围我们的情况下,也不是一个两个法律能够解决得了的。假货的滋生有其社会土壤和社会客观原因,许多情况下,我们的生活还要依赖假货才能为继,这是很无奈的。又到3·15,在说了那么多废话后,我想我们还是可以坚持一些东西的,那就是:宽容有底线,对那些危害人体健康、危及社会安全的假药、假酒、假种子等等我们一定要坚决打击,绝不手软!这应该是一种底线,也就是说必须保证人体和社会的安全不能受到假货的危害。在保证了这个之后,我们期待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有关部门通过法律的、行政的等等诸多的体制来逐步消除假货。因为我们也不是总希望自己老穿着假冒的名牌服装,什么时候我们绝大多数老百姓能够穿的起真正的名牌至少是品牌服装了,或许我们的打假工作就取得阶段性的胜利了,到那时或许打假就能成为常态,就不再是仅仅只是刮起一阵风暴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