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准配专车:省部级以下官员都笑了
(2011-03-08 20:23:56)
标签:
公车宋体改革一纸空文专车杂谈 |
日前,全国政协委员、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原副书记李宏透露,近期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办法”,分别针对省部级和省部级以下单位做出规定,省部级官员提升职务后,也不能换车,“车随人走”。而对于省部级以下公车,则不固定到人(人民网3月11日消息)。
公车改革,已成为近年来公众关注的焦点话题,但这一改革却始终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进展,可以说是屡改屡败。因此,这一消息的公布无疑是一个好消息,它起码表明中央对公车改革问题的关注程度,并已经开始切实的对待这一问题了。但究竟效果如何?我们却实在乐观不起来。因为这一规定虽然好,但剑指的却是多级政府官员的切身利益。“省部级以下”所指从级别上就分好几级,而涵盖的官员人数之众是异常巨大的,这一规定如何实施是个困难的问题。而“坐在公车上改革公车”是近些年来公车改革失败的根本原因,如今新规虽好,如果还依然如此改革,不仅百姓不看好结果,我想连那些省部级以下的官员都会笑了。
其实,公车问题并不是不治之症,并不是就没有破解的办法,多年来这个问题之所以得不到实质的解决,主要原因还是“坐在公车上改革公车”,也就是说改革主体便存在问题,这个主体既是公车的利益享有者,又是革除利益的实施者,集裁判员和运动员一身,这样的情况下公车改革怎么会成功呢?我国的监督体制虽然有人大、政协等,但不要忘了,人大、政协的主要官员也是公车的既得利益者。所以如果这个主体问题不解决,那么公车改革就不可能取得根本性的改变。
如今,中央对公车改革又旧话重提了,而且决心看来很大,这是个好消息。但笔者真的担心中央的好政策最终却没有效果,从而再一次伤了百姓的心。仅以省部级以下官员不配专车一项来说,就很难实施。现在谁不知道呢,就连一些乡官、村官都有自己的专车,县、市、厅就更不用说了。而厅局级官员不准配专车,以前的规定就有过,但事实上却只剩一纸空文了,如今中央的这个规定会不会最终又沦为一纸空文呢?
因此,笔者以为这次中央的规定要想取得实效,就一定要解决好改革主体的问题,要将百姓作为公车改革的监督主体,让他们参与进来,对官员的用车情况进行切实的监督。另外,公车的消费都是有据可查的,一辆公车一年之内花费多少钱、具体花的是什么都有据可查,因此公车改革还要随之公开公车的消费状况,甚至是公车的出行记录都要有据在录,对社会公开,这样或者我们的公车改革才会取得切实的效果。公车的既得利益者才难以笑得起来。
新闻链接:
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1026/140839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