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天气法律高温良心农民工济南杂谈 |
今年7月30日至8月1日,由于高温肆虐,济南市中心医院等3家医院收治了许多因中暑入院的户外劳动者,其中8人经抢救无效离开了人世(新华网济南8月3日消息)。
今年夏季的炎热程度远远超过往年,我们在媒体上不断看到与夏天有关的消息,象电力紧张拉闸限电,还有就是教给你如何避暑等等。天气炎热,如何避暑我想人们应该知道,那就是尽量减少户外的活动,据前几年的传闻,说是气温达到40度的时候单位就可以休息,人们就不用上班了。笔者在这里之所以说是传闻,盖因为笔者并没有考证到底有没有这方面的政策,如果真有那倒是很人性化的。但即使有政策有些单位的人们是可以休息的,而许多人却还是难以休息,象农民工、象一些建筑工等群体。他们的劳动保护的权益事实上等于零,尤其是对于防暑方面。因为他们如果不去顶着酷暑去劳作,那么他们就没有收入,他们是干一天挣一天,国家有关的劳保政策于他们是没有意义的。这种情况我想已经存在多年了,有关部门也并非不清楚。
如今,济南终于因热而出人命了,我想全国其他地方有没有这样的情况呢?恐怕也有,只不过我们不了解罢了。据悉,济南的这些死者中有农民工,也有环卫工人,他们死前大都在高温下从事着工作。而令人不解的是,这些死者的身份大多模糊。记者多方打探竟没有找到答案。他们的病历上所在单位写着“无”,最多是职业栏中写着农民工或环卫工。当时随同120急救车来医院的陪护人都不愿意透露自己和病人的工作单位和地址。记者试图联系采访多位当时曾陪同病人前来医院就诊的工友或是亲属,但均遭到拒绝。记者在8月2日上午曾和一位死亡农民工家属取得联系,对方承诺接受采访。但到中午,事情却发生了变化,家属说已经和用人单位达成了赔偿协议。至于赔偿数额,“家属就告诉我说是十几万元,具体的不说,也希望我不要再去采访。”
不敢直面现实是全国许多地方政府的一贯作法,这一次济南市也不例外,笔者真不清楚这样盖着捂着到底是什么意思?难道这样就能掩盖地方政府的责任吗?不错,正如济南城建委所讲的那样高温户外作业规定缺乏强制性,而我国关于高温劳动保护的唯一一部全国性法规则是1960年出台的,已远远不能满足现状。但缺法律并不是地方政府推脱责任的借口,更不应该成为漠视生命的借口。我们说法律永远都会有疏漏的,而我们的政府完全有责任有能力本着民本精神去对这些高温下的生命给予人性关怀。因为这些生命的消逝本来是可以避免的。现在不少地方政府不是平时积极的主动地应对,也不是出了事亡羊补牢,而是出事后千方百计的加以掩盖,试图减轻责任,这种做法是令人遗憾的。
高温是天灾,但高温也是对地方政府“良心”的一种考验。到底是以民为本还是以官位为本,到底是实事求是还是纸上谈兵,关乎一级政府的执政心态及执政能力的评估。
新闻链接:
http://env.people.com.cn/GB/12335391.html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