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不是自己封的:有感于双牌书记的民主观
(2010-04-27 20:48:40)
标签:
工业招商台历政协委员书记郑柏顺双牌杂谈 |
从“发言门”到“台历门”,湖南双牌县委书记郑柏顺一时间成为了舆论关注的“焦点”,很是“火”了一把,但只不知我们的郑柏顺书记这次是否能够“真百顺”了。
“发言门”事件发生后,双牌县在回应公众舆论时称政协委员胡佐军受处是因为其违反了“保密规定”,把县委即将宣布的政策提前“泄密”了。4月27日,郑柏顺书记又亲自接受了《新京报》的专访,就这一事件现身说法,阐明了自己的观点,让我们可以直接了解到郑书记的第一资料。在专访中,他不承认自己“专制”,自称“很民主”。但笔者以为,“民主”其实并不是自己封的,如果秦时有“民主”一词,那么始皇帝肯定也会称自己“很民主”的。
郑柏顺书记认为:作为县委干部,胡发言时应考虑导向和大局。而胡究竟发了什么言呢?他这样说“大干快上重大项目,打造工业招商的三大平台优势;强力开展整合利用,放大工业招商的三大资源优势;努力创新工作方式,凸显工业招商的三大效能优势。”看看这些话,其实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即使这是双牌县即将出台的政策,也是一种“大政策”,并不是什么细化的涉及保密能引发社会问题的政策,也应该不存在什么泄密的因素存在。甚至,就是真的是“泄密”,也不存在什么“导向”和“大局”的问题,如果胡委员是针对县委这些未出台的政策唱反调,那么你指责他不顾导向和大局倒是可以的,可惜不是。而且,他即便是说一句“一家之言”又能怎样呢?他那是政协委员的大会发言,本来就是“一家之言”嘛。至于说“处理并不是针对他政协委员身份”就很令人不解,我们国家的政协委员大多不是专职的,都是兼职,兼职者两种职位于一身,做为委员和做为其它身份并不能一分为二的,站在自己职位的角度进行大会发言难道有错吗?
“发言门”事件发生后,我们可以从相关报道中看到胡委员是被处分了,但在这次专访中我们却感到一种模糊意识。不少报道中说明胡已被停职,并要求交出办公室钥匙,参与下基层活动,并且回来后拟安排一般职位干部。但后来双牌县却回应胡并未停职,真不知这是迫于舆论压力还是什么原因。这次,郑书记亲自表示并未停职,“他下去不是处分”,这就令人很不解,既然我们的郑书记“对身边的人要求很严格。我认为工作应该讲原则,个人要讲感情。”那么,你又认定胡违反了保密原则,也就是说算违纪了,那么为什么不处分他呢?这算“讲原则”吗?如果真的认定胡违反了“保密”原则违了纪,就应该不屈从于舆论的压力而“启动纪委和组织部程序,还要下发文件”,这才是讲原则,否则的话还能说是讲原则吗?
郑书记自我感觉非常良好,他不认为自己是专断,并给出理由:“我来后,搞了很多规章制度,比如常委议事制度、干部任免制度等。就是为了规范化,充分发扬民主。如果专断,根本没必要搞这些制度,我说了算就行。”这种理由是多么得苍白无力!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党纪国法摆在那里,还不断有官员触电,何况是你自己定的制度,这是民主不民主根本没有什么大的关系。我们一直还将公仆讲做人民公仆呢!
说到“台历门”事件,公众有许多议论,其中有不少真知灼见。而郑书记的解释同样理难服人。他说:“当时,我上任三年了,前两年没有公开向老百姓拜年。后来别人说,我来了三年了,还没给老百姓拜个年,有些不妥。我想也有道理,就答应了。当时,我到电视台搞了个新年祝辞。结果,宣传部在我不知情的情况下,搞了本台历,送到我办公室。当时我就指责了他们,不应该这样做。”这些话拿在大面上便有些可笑。什么叫“没有公开向老百姓拜年”呢?你只是一个小小的县委书记,人家胡主席和温总理还亲自到农村给农民拜年呢?你一个县有多大,你不会亲自下到农民家中拜年吗?宣传部搞台历,如果真的不合适,你难道除了指责就不能采取别的措施来挽回影响吗?还是你心里高兴下属这样做呢?胡委员的大会发言稿你认为不合适都会让人收上来,难道你就不能将台历收上来吗?
总之,郑书记这一亲自出马,虽然理不能服人,但毕竟让我们能够了解到当事官员的真实想法。当然,就以“发言门”和“台历门”两件事来说,尽管舆论淘淘,实际上并不能撼郑书记一毫一毛,他完全可以找出许多正当的理由来为自己辩解,象前面的“保密说”,后面的“不知情说”,都很能够为自己开脱的。仅此,我们的郑柏顺书记完全可以心放在肚子里笑,仍可以“真百顺”,仍可以好好地当他的父母官,仍可以继续讲他的“原则”。但千万不要讲什么民主,民主毕竟是百姓对你的看法,对你的评价,不是你自封的,你难道会真以为自封的“民主”就是民主吗?这是很可笑的,当然你如今还在双牌任上,可能会有不少双牌的干部群众由于种种原因说你很“民主”,但这或许也不是你就真“民主”了。“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你到底民不民主,将来我相信百姓会有一个真正的评价的。
新闻链接:
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14562/114622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