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水楼台先得月:我看温州招录干部子女
(2010-01-09 12:23:04)
标签:
就业领导干部子女慢性疾病温州杂谈 |
温州市龙湾区委组织部、人事劳动局和监察局联合下发《关于考录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子女的补充规定》,将高校在读的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子女可列为报考对象。为了考录这些副科级领导干部子女,龙湾区人事劳动局还专门向区政府申请划拨专项经费。据悉,共有55人报名,招考了22人(青年时报1月8日消息)。
我们民间有句俗话叫“近水楼台先得月”,通俗点讲就是干什么沾什么光。这种现象实际广泛存在于现实生活中,象铁路员工坐火车就是免费的,电力职工许多用电就不用掏钱等等,但这些与温州的招录干部子女一事简直没法比。前者实质就是部门福利问题,而后者性质要明显不同,应该归入腐败之列。前者更多影响的是国企的利润,后者影响的则是政府部门的公信力,影响的是社会的公平公正,影响的是党和政府的形象。
其实,领导干部子女在就业上“近水楼台先得月”并不止于一时一事,放眼我们周围,我们往往会发现,那些官员的子女都有一个很好的单位,一个单位不行了,会很快跳入另一个好单位,极为游刃有余。你见过领导的子女在倒闭的企业吗?肯定没有。而且年轻干部的选拨队列中我们也极易发现有背景的领导子女的身影。这是一种存在多年的现象,正是由于它与贪污受贿等严重的腐败现象相比尚轻,所以并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而且这种现象往往又“符合相关的程序”,查起来也难有什么结果,只能成为群众口头发泄不满的一个话题,但其对党和政府形象的影响是很深远的。如果把大的贪腐现象比做是毒瘤,那么这种现象就是一种慢性病了。毒瘤是恶性疾病,不治不行,治起来却并不复杂,可以用手术刀去除,但慢性疾病就不同了,这些疾病虽然对生命没有催毁性的力量,但对于健康来说却是有很大的危害,严重影响到生存的质量。当然并不是说这种慢性疾病就无药可治,治疗这种慢性疾病的方法唯有公开透明公平公正的程序,以及真正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试想,就拿人事方面来讲,人员的需求就可以通过单位申请名额,然后通过公开的招聘来完成,只要能做到公平公正,上述现象不难杜绝。
而我们看温州这次领导干部子女的招录工作,事先有红头文件先行,然后通过公开招考,看似程序合法,公平公正,但实质上一开始的设计就是违法违规的。即它将公开招录的范围划定在某个特定范围内,而这个范围恰恰是领导干部的子女,这就是一种极为明显的社会不公,对于那些非领导干部子女来说就是一种严重的不公正。而且由于是政府通过红头文件的形式进行操作,这种现象便上升到一种政府自身对社会公正的严重侵害。我们知道,其实政府的职能之一便是维护社会的公正公平,维护社会的法制秩序,如今你政府自已却公然以权谋私,你怎么能够取信于民呢?虽然,事后相关机构一再解释是为了“稳定干部队伍”,但这个理由却牵强得令人发笑。干部队伍还用稳定吗?在如今公务员招考万人求一的情况下,我们还愁没有干部吗?如果干部队伍需要稳定,那么我们的工人呢?农民呢?其它社会阶层呢?是不是也需要稳定呢?事实上,如今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这才是个需要稳定的问题。国家早就在想方设法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而你温州此举不仅是严重影响社会公正,也是对大学生就业的一种干扰。
据悉,目前相关部门正在对这起事件进行调查,并承诺要解决好这一问题,我们期待着事件的进一步结果,我们更期待着相关责任人的去留问题,我们更期待着国家通过制度规范这种用人制度上的腐败现象,根治这种慢性疾病,使我们的社会得以健康发展。
新闻链接:
http://news.china.com/zh_cn/domestic/945/20100109/157697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