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选乡长官员子弟过半:程序合法就没有问题吗?
(2009-08-25 20:42:48)
标签:
政治乡长官员子弟组织部长固始县杂谈 |
针对网络上对河南固始县公开选拔乡长人选多半为官员子弟的质疑,日前,河南固始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周辉回应记者采访时候表示:“这12名乡长大都是现有官员之后,情况属实。但是他们都是符合程序,经过大范围的公选后出来的,他们具备了当选的条件,难道官员之后就无权当选了么?”(8月25日广州日报消息)
看看,我们的组织部长同志是多么得理直气壮,多么得底气十足!但是我们还是可以从他的十足底气中闻到一丝不安,毕竟,在这个网络问政的时代,他任上的工作受到这么广泛的质疑并不是什么光彩的事,乡长人选有这样多的官员子弟,即使程序合法,也不能说其中没有问题。
我国有句古话叫“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应该是很富有辩证性的真理,但问题是在具体操作时又有谁能象祁黄羊那样真正做到这一点呢?事实上如果没有坚强的制度保证,所谓的“内举不避亲”便极有可能成为腐败现象的借口。而在我国,虽然干部选拨任用有着一套法定的程序,如民主推荐、组织考察等等,但最终的决定权还掌握在少数领导干部手中。原陕西省商洛市原市委常委、商州区原区委书记张改萍卖官案查处后曾说过,即使有这程序那程序,没有她的同意什么事也办不成。而这种“一把手说了算”的现象在全国各地都普遍地存在着,这也是全国“涌现”出众多卖官书记的根本原因。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固始县组织部长抛出这样的“程序合法说”便显得极其可笑。程序合法并不能说明什么,程序合法并不能就能说明合民心顺民意。事实上在我国目前的干部选拨程序中,官员如果想让子女当官是不难的。
让我们来看看固始组织部长的言论。“此次选举分成3个步骤,第一步,在符合43周岁以下、任副科级2年以上等的条件下自荐,最后自荐出来270多人;第二步,经县里处级、正科级干部以上还有老干部代表300多人投票,推出来60多人;第三步,经过数天考察,由县委常委等官员50多人投票选出最后的乡长12人。”
这就是所谓的程序,先说第一条,43周岁以下,呵呵,合乎条件的应该多了去了,当然官员子女也肯定不会是年纪太大,也定在其列。而任副科2年以上,这一条也比较容易,因为官员的子女大多都能凭其关系分到好单位上班,也必能在单位领导的照顾下轻松当上副科级,这简直是一定的。而普通百姓不要说提副科,就是进一个好单位也不容易,这是个公开的秘密。再说第二条,经处级、科级及老干部投票,呵呵,这就更好了,这些领导们不是被选拨人父母的同事就是下属,投票自然会投他们的了。再说第三条,什么数天考察,完全是走形式,县委常委也并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泥塑,他们也要在地方上处,没有这些被提拨人父母的支持怎么能行呢?是很容易投桃报李的。看看,这样的程序下,官员子女最容易被选拨为领导干部。
当然,正如古语所讲,官员子女也并非都是窝囊废,并非没有出类拨萃者,这也应该是事实,但当选者中有这样多的官员子女就很有问题了。我就不相信固始的没有领导背景的普通干部都是吃素的,他们的能力就没有这些官员子女强。我想如果让老百姓直选一定结果不会如此。
我们党选拨领导干部是件大事,既关乎到一个地方的发展大业,更关涉到党和政府在百姓中形象。而从根本上讲,选拨干部就是为了给老百姓服务的,就要是要选出那些一心为民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好干部。因此,我们的各级机关一定要公平公正,不能有任何私心。象固始县这样,即使程序合法,也是问题多多,最起码这个事情没有让老百姓满意,反而令百姓疑心重重,认为你官员是在搞变相的世袭,面你官员最终是为他们服务的,他们对你不放心又怎么能行呢?我想,如果固始县组织部门真没有私心的话,不妨在全县对这次选拨搞一次不记名投票,让百姓们选一选,看看他们是不是选这些衙内。
新闻链接:
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14562/99215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