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有人做过这么一项测试:
测试者面对两盏灯,一盏是红灯,另一盏是绿灯,要求连续猜测下一次哪盏灯亮。他们还事先得知,设定红灯亮的次数为70%,绿灯为30%,但每一次哪盏灯亮则是随机的。结果,经过很多轮猜测,大多数人猜中率都明显低于70%。只有少数人,他们每次都猜红灯亮,猜中率接近70%。
这有点不可思议吧?大多数人明明已经知道红灯亮的次数是70%,但他们偏偏不满足于70%的猜中率,还满以为在两灯之间挑选猜测,猜中率可以超过70%。殊不知,由于每次灯亮是随机事件,是无规律的,结果凭主观意识猜测,事与愿违,适得其反。而那些少数人,每次“无脑猜测”红灯亮,猜中率倒接近70%,几乎达到客观规律的最高水准。
做股票也有类似于这种情况,比如,很多朋友经常这样,经过分析研究,认定买入的某只股票未来上涨空间远远大于下跌空间,本来只需持有不动,就能获得应有的收益,但他们还不满足,企图抓住短期涨跌波动的机会,争取更多赢利,结果出错增多,收益反而降低。“看长做短”搞坏事情。
股票短期走势犹如随机漫步,没有明显规律可循。即使有时涨几天跌几天,看上去很有规律,似乎可以抓住这些波动机会,积小胜为大胜,其实这最终也是无济于事的,因为股价重大变化主要是发生在非常时期,即那些少数突然大涨或大跌的时段,这时所有的技术指标都会纷纷失灵,之前“积小胜”将被迅速抹掉。特别是A股,更是如此,短线更难把握。
早在上个世纪初,法国数学家巴切利耶就仔细研究了股市及股票走势情况,他得出一个非常精彩的结论(大意):股价任何一个点位都是多空博弈出来的,在某个特定的点位上,人们无从判断未来市场价格的走势,也就是说,在这一点位上投资者的数学期望值等于0。这个结论后来被证明是正确的逻辑基础,包括对于那些所谓的规律也是如此。
好的投资方法都是自洽无矛盾的,但上面“看长做短”的方式显然存在严重的缺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