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好文推荐 |
又闻欧盟要建干预部队
忧悠之间/文
据报道,25日法国、德国、英国、西班牙等9国国防部长开会,签署“欧洲干预倡议”意向书,计划在欧洲建立一支军事干预部队,能够在出现危机时迅速在全欧洲完成部署,无需依靠北约或美国的帮助。这是由法国总统马克龙提议发起的。法国国防部长帕尔丽表示,意大利的新政府虽然第一时间表示了兴趣,但在新政府成立后意愿消极,尚未做出决定。反而英国——这个一直以来都刻意疏远可能挑战到北约的欧洲防御组织的国家——在确认脱欧之后,却异常积极。这里需要指出,英国的积极是为脱欧后避免被边缘化,真是此一时彼一时。
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虽然对此表示欢迎,称该计划将提高部队的部署敏捷度,不过北约官员却表示担忧,认为该部队成立后,部分角色功能可能和北约重复。而且他们还害怕欧洲国家与美国会不断疏离。这道出了美欧间最微妙最敏感的问题。即使大咧咧的特朗普也欲说还休,逼欧洲增加军费提高军力也只能不痛不痒,像老和尚念经有口无心。
二战结束以后,形成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集团严重对峙的局面,东西方处于冷战状态,西欧的防务仰仗美国领导的北约提供保护。苏联和华约解散后,冷战结束,美欧关系起了变化。欧洲想摆脱对美国的依赖,但美国要维持对欧洲的主导影响力,就抓住北约不放,所以虽然华约消失了,北约仍保留了下来。美国使用了一个战略手段,拒绝苏联之后的俄罗斯加入北约,形成北约与俄罗斯的弱对峙局面,这成了维系北约存在的重要理由。这样,欧洲想摆脱依赖美国建立自主的防务体系,就一直交织着不能毀了北约的忌惮。
然而欧洲建立自主的防务体系是无法消除的原动力,所以动作一直没有停止。
1989年法德组建混合旅,法国投入兵员超过两个团,德国投入兵员近三个营。这标志着冷战后欧洲在防务一体化上迈出了新步伐。1993年法德混合旅扩展为欧洲军团,包括法国和德国各一个装甲师及原有的一个法德混合旅,西班牙和比利时各一个机械化旅,另加上随从军团总部的战斗部队,总兵力约有5万人。
1999年,巴尔干半岛原南联盟地区爆发了一连串的战争,使欧洲深为震动,又一次进行反思。美国也认为欧洲盟国需提高处理自己家门口军事冲突的能力。2000年9月,欧盟15国国防部长会议决定组建欧盟快速反应部队,兵力增加到8万人。欧盟军事专家列出一份非常详细的所需人员及装备表,包括水陆两栖舰艇、战略侦察机、机械化炮兵,预计装备300~500架战机和80艘战舰。英国表示要提供20000人(其中陆军12000人),德国18000人,法国12000人,意大利和西班牙各6000人。另外非欧盟成员国土耳其和挪威也将投入5000人和3500人。这份军力足可平定15万大军的战乱,非同小可!要知道这世界没有人肯抛出15万大军与之玩火,且不说没有人敢。
然而计划中的快速反应部队最终并没有真正落实到位。主要原因是英美两国变卦,从欧盟内外两方面撤销了支持。不过欧盟并未因此停下脚步,因为中东一直不断的各种军事冲突以及乌克兰战争,始终催促欧盟建设防务一体化的脚步。2016年英国开启脱欧,让欧盟推进防务一体化少了内部重大的掣肘。于是不仅法国上蹿下跳,德国蠢蠢欲动,连西班牙也按捺不住了。
只是,外部的北约的重大掣肘仍然存在,不会一帆风顺。事实上,美国为了滞迟欧盟防务一体化的建设,愿意做冤大头出钱出力死扛北约,让欧洲盟国能乐不思蜀。也真是,2000年的15国国防部长会议,变成如今只有9国国防部长开会;当年8万兵员的装备表,变成了如今未载一兵一卒的意向书。路漫漫其修远兮,欧洲防务一体化的曲折艰难于此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