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晃眼,与老同事朋友L阔别三十五年了吧?如今相会,谈起炒股,才知他一些炒股情况。
老L朋友十九年前(1999年)就开始炒股,初战告捷,收益远超工作收入,这让他炒股兴趣与信心大增。那会儿他工作遇到不顺,于是他索性辞职,专门炒股。他禅精竭虑,潜心钻研炒股技术,各种有关炒股技法的书和报刊文章看过不知其数,后来道氏、江恩、艾略特三大理论成为他主要法宝。老L是个纯粹的技术派。
老L炒啊炒,2015年成功逃顶!不过,逃过了那场股灾,还是亏着。后来当大盘将要跌到最低点时,他又重新杀入抄底,可到现在,大盘上涨了17%,他却亏了10%。老L炒啊炒,炒到如今退休几年了,总本金只剩下20%还不到,一共亏了80%以上。老L朋友时常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有点悲壮。
“逃顶了还亏,抄底了又亏,何因?”我问。
“技术功夫还是不到家。”老L回答。
炒了十九年,没赚还大亏,真是技术原因?依我看,根本原因是对股市及股票的认识偏颇 ,立足点不对。
老L认为,A股溢价很高,泡沫严重,投机泛滥,所以参与博弈,想要制胜,就得靠技术。显然,老L以为,股市是个投机博弈场所,股票就好比是一种投机筹码。而我说,股市是优化资源配置的场所,股票是企业的资产,所以股市是完全可以进行投资的地方,并非只能投机。
老L还认为,所有对股票产生影响的因素最终都将统统反映在股价上,即股价包含了一切,所以炒股关键是要看股价走势变化。他只看各种技术指标,而几乎不管企业怎样。显然,老L认为,既然股价反映了一切,炒股理当可以根据技术指标进行操作。而我说,任何指标都是历史记录,它们告诉不了你未来的确切情况。股价确实包含了当前所有信息,但这也只是当前记录,它决定不了以后怎样。正因为股市是个博弈场,所以股市不可预测。你用今天的记录预测明天肯定是不能长期奏效的。你不妨再了解一下江恩、艾略特、道氏,他们最终是否都是大赢家?如果纯粹运用波浪理论进行波段操作确能制胜的话,那么江恩最终怎会穷困潦倒的呢?
诚然,A股很不成熟,投机盛行,但金融学有条定理:市场的判断力与其成熟度无关。这就好比一把刻度不太准的尺子,它测量物体时尽管不精确,但测得长的还是长的,短的还是短的。所以说,A股仍然是个具有投资功能的场所。
股票是一项企业资产,长期而言,它的表现主要是由其企业怎样决定的,所以应把立足点从“股票是投机筹码”移到“股票是企业资产”上来,把着眼点从走势图上移到企业上来,我想这样一定会有成效。不然,沿袭老套路走下去,难免重蹈覆辙,事与愿违。
老L说,完全知道我所说的道理,以前也听到过很多,但他没说想要改变。想想也是,毕竟十九年养成的思维和操作习惯,想改也难。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