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宣布承认耶城是以首都的动因不涉国际考量
忧悠之间/文
上月底媒体披露出特朗普可能数天内宣布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的消息。巴勒斯坦领导人阿巴斯随后展开外交努力,与埃及、约旦、沙特、卡塔尔、科威特、法国等多国领导人接触,希望在这一议题上获对方支持,阻止特朗普。法国总统马克龙4日与美国总统特朗普通电话,就特朗普或将承认耶路撒冷是以色列首都一事表示“担忧”。显然这是马克龙接受阿巴斯之请作出的举动。爱丽舍宫在一份公告中称,马克龙在通话中重申“耶路撒冷的归属问题应该在巴以和平谈判的框架内解决”。白宫方面只公告了两国领导人就局势进行了讨论,未透露双方在耶路撒冷问题交换意见的具体内容。马克龙和特朗普约定将就此事还要再次进行通话。
然而5日白宫发言人称,特朗普决定将于次日发表讲话,宣布美国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并决定将大使馆由特拉维夫迁往耶城。至此已可肯定马克龙与特朗普的沟通归于失败。6日果然如预期那样一切都发生了。在特朗普讲话之后的当天,除当事国以色列外,其他所有发声的国家都表示反对特朗普的立场。
在西方国际政治舞台上,法国是仅次于美国的二号角色,这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基础性常识。因为由这个基础常识另可得出法国是欧盟代言人的认知。于是可知,法国劝阻不了美国,这世界上就没人能劝阻了。并且还往往预示,美国不听法国劝阻,将有美国与欧盟拧巴的后果。而当情形是美国与非西方社会立场相左时,美国与欧盟拧巴的后果就有成为孤家寡人的危险。与上次特朗普不听马克龙劝阻退出巴黎气候协定一样,这次欧盟以及英国、德国、意大利、瑞典、荷兰等国都随后发表声明反对特朗普的决定,并且波及日本也再度站于欧盟一边,从而再度使特朗普成为孤家寡人。但与退出巴黎气候协定成孤家寡人那次相比,这次成孤家寡人让美国受到的损害是实质性的、直接性的,使美国数十年苦心经营的中东局面濒临全面性坍塌的危机里。其实以美国一向呼风唤雨的形象来说,成为孤家寡人本身就是失败失利的典型反映了,连细数具体事项都不需要。
由于不听法国劝阻将成为国际上的孤家寡人是完全可以预知的,因此探究特朗普这个决定的动因,如果再从国际态势、从中东的地缘政治去寻找特朗普的考量是什么,已经勉为其难了。因为这将潜含一个假设——与美国利益一致的所有西方国家对中东的基本国际态势或说地缘政治都看走眼了,而且还得包括以前各届美国政府也跟随着一起看走眼了,还得包括当届国务卿和国防部长等阁僚大员也都跟随着一起看走眼了,即只有特朗普一人独具慧眼。但这个假设实在看不到成立的逻辑何在。
这样,特朗普作出这项决定的动因更应从美国国内去寻找,他考量的是什么?或许还有从他本人方面包括处境和个性去寻找。不过这已不是本文的议题了,将是延伸话题了,这里只拣后一个说几句。据媒体报道:“白宫官员认为特朗普履行承诺(即使是部分履行),能够强化他在国际舞台上的公信力,即他说到做到,不会因威胁、国际压力而退缩、屈服;特朗普相信,即便一些领导人不喜欢他的决定,也会因他所做的而尊敬他。”检视其当总统一年来的遭遇,特朗普曾说他遭受了美国史上最严重政治迫害,还说历史上没有一个美国总统比他遭受更不公平的对待,他将永不放弃斗争。这似乎可以两相印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