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双璧
(2017-10-01 17:19:33)| 分类: 好文推荐 |
本博按:忧悠之间写过多篇关于古代才女诗词的文章,篇篇颇有见地。今天再抄录一篇,供欣赏。
李清照和朱淑真被后人称为宋代词坛双璧,辑有《漱玉词》和《断肠词》传世。其实她们也是整个古代数一数二的女诗(词)人。
李清照以词艺便可冠于古代女子文坛。朱淑真仅以词艺做不到这一点,不过朱淑真诗艺不亚于词艺,后人还辑有诗集《断肠集》,由此足使朱淑真在古代女子文坛也堪称与李清照双璧辉映。
然而李清照和朱淑真一生命运坎坷曲折,不无离愁哀怨却又不屑于媚俗,都是典型的红颜薄命。
下面先选两人的一首七夕词供对比欣赏。
李清照:行香子·七夕
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云阶月地,关锁千重。 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
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牵牛织女,莫是离中。 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
朱淑真:鹊桥仙·七夕
巧云妆晚,西风罢暑,小雨翻空月坠。牵牛织女几经秋,尚多少、离肠恨泪。
微凉入袂,幽欢生座,天上人间满意。何如暮暮与朝朝,更改却、年年岁岁。
这两首词悲天悯人,思绪独持,风格婉约,流畅隽永,均为史上有名的七夕词。
李清照传世的词有50多首,诗仅10多首。李清照是以词昭彰于世的,不过诗亦不同凡响,下面录两首供欣赏。
五绝·乌江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七绝·八咏楼
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
这两首诗一反李词的婉约风格,颇显豪放。如此大跨度驾驭文字,彰显功力。
朱淑真传世的词只有20多首,但诗有330多首。朱淑真的诗,题材比词广得多,水平也不低于词。当然闺情诗还是写得最多的,先从中选两首代表作供欣赏。
七绝·春宵
梦回酒醒春愁怯,宝鸭烟消香未歇。薄衾无奈五更寒,杜鹃叫落西楼月。
七绝·秋夜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前一首本是仄韵绝句,曾被当作词并赋词牌《阿那曲》。该诗情景交融,情融化于景。后一首诗寓情于景,景渲染出情。两首诗把握流露心声的分寸相当到位,余味深长。
然而,朱淑真的诗更在于有着闺闺之外的视角,下面特选四首以作广角观照。
七律·膏雨
添得杨柳色更浓,飞烟卷雾弄轻风。展匀芳草茸茸绿,湿透夭桃薄薄红。
润物有情如着意,催花无语自施工。一犁膏脉分春陇,只慰农桑望眼中。
七绝·自责
女子弄文诚可罪,哪堪咏月更吟风。磨穿铁砚非吾事,绣折金针却有功。
五绝·直竹
劲直忠臣节,孤高烈女心。四时同一色,霜雪不能侵。
五律·秋日晚望
极目寒郊外,晚来微雨收。陇头霞散绮,天际月悬钩。
一字新鸿度,千声落叶秋。倚栏堪听处,玉笛在渔舟。
从这几首闺阁情愁以外题材的诗作中,作者的多姿多彩足以可见一斑。最后一首写得美轮美奂。
朱淑真的诗涉及面之广在古代女子文坛是鹤立鸡群的。她写的咏史诗见识独到,尤其一些关怀农事农夫的诗在古代才女中是极为罕见的。而她抗争封建禁锢人性的作品,堪与李清照追思故国家园情怀的诗词媲美。
最后,以本人的一首《忆秦娥》聊作回声----
尘难罩,宋词双璧才情耀。才情耀。断肠漱玉,淑真清照。
凄风苦雨摧花早,红颜薄命谁知晓。谁知晓。落英含泪,任人凭吊。
宋词双璧
忧悠之间/文
前一篇:抛弃T+0操作!
后一篇:古代文学史的女性缺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