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的概念似乎一直都是模糊的,甚至有将山下平地上的村庄也叫山村。这多数是由于人文上划分的山村比自然上划分的山村在概念上宽泛导致的。这样,在两种山村概念杂夹之下,又连带出一个“山里”概念模糊的问题,因为人们往往习惯把山里与山村联系在一起——山里的村庄也就是山村。
要厘清混沌,只需要澄清自然上划分的山村和山里概念就可以了。
图1的地势模型是连片的平地将山分割成孤山,山不连绵,则平地上的村子当然不是山村。
图2的地势模型山是连绵的,无论是否四面合闭平地,平地上的村子都不能叫山村。此图与图1示例的共同点是村子建在平地上,无高程(以“平地”为基准即零高程。下同)。
这里要注意一个概念,山脚是山体与平地的分界线,或者说山体与平地的分界线叫山脚。需要强调一个重要的分辨:无高程的平地一定是在山脚以外,在山脚以内的任何处都一定有高程。
现在可以对一个似是而非的说法作澄清了。
假如图2中的连绵的山是将平地四面合围封闭的,这块平地上的村子也不能说是在山里(而更应说成是盆地),因为村子与山体无接触(不在山脚以内),只能在山外!如果将假设的环抱的群山换成车子,村子換成人,人站在地上,被车子包围,则不能说成是人在车里!在车子包围里与在车子里是两个概念!
现在可以回过来说“山里”的概念了。很清楚“山里”不能在山脚以外,只能在山脚以内即在山体上,其实它就是“山上”的一种隐性说法。当物体处于凸坡位置因显著性,一般都会称其在“山上”。而当物体处于凹坡位置(包括峡谷)因隐蔽性,往往会称其在“山里”。其实日常生活用语中也不乏例子,比如说“到山里采药(伐木、打猎)去”,山里指的就是山上。
图3的地势模型才是真正的山里。图中的村子都建在山脚以内,即使在峡谷中也是山脚以内的属性,比山外平地一定有高程,是与山外平地概念相对应的。
最后看一下图4。村子依山傍水,是建在山脚下的平地上的,所以不叫山村。尽管它可能划在一方山区的范围里,但它并不在山里。
有意思的倒是,不仅无高程的村子不叫山村,有高程的村子也不一定叫山村。比如在一些台地(台原)上的村子和平原地带低平丘上的村子,往往不算山村(因为台地低丘本身不被看成山)。
图1
图2
图3
图4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