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股友看了《炒股十二年哲学的思考——股价的“三层肉” 》(网上可搜索到),茅塞顿开!以为觅到了制胜绝招。
“股价有‘三层肉’(价值层、流动性溢价层、风险偏好层),它们长期处在其价值上方,最上层的那块肉最肥厚。我要一改以前炒股得陇望蜀、三心两意的缺点,集中吃这一层肉,保管大大地长膘啊!哈哈!”他很是兴奋!还转来这篇文章,并与我交流。
该文“三层肉”示意图

三层肉越低层的弹性越小,越高层的弹性越大。
我:这篇文章写的确实很好!非常形象地描述和总结了A股市场上股票运行的状态。
友:我说嘛!
我:由于最上层的这块肉最肥,但弹性最大,你要吃到,势必得做短线才行吧?
友:这……
我:这篇文章是“炒股十二年哲学的思考”总结,那你看到过这十二年以来,有哪个人是做短线专吃这块最上层的肥肉而养得膘壮、富得冒油的?
友:这……
我:既然你能瞄准并吃到这层弹性最大、形成肥膘时间最短的肉,那么要吃到下面两层弹性差的肉也就更不在话下了吧?既然如此,那你三层肉通吃不是更能长膘吗?为何只吃最上层的呢?
友:这……
我:这篇文章用“三层肉”做比喻,描述了股票价格的特征,确实既精彩又在理。然而,股票“三层肉”究竟有多厚,只能等到它们走完了整个(阶段性)过程之后才能知道的,而实际情况是,股票在行进当中,究竟走到了哪一层是无法确知的。是不是?
友:这……
我:其实,对于股价,无论是三层肉,还是多少层肉,归根结底无外乎是:底部区域——上升区域——顶部区域。是不是?倘若你能确知那些“肉层”,那也就意味着,你更能确知底部和顶部了。是不是?这样的话,那你抄底逃顶不就得了?还需搞得那么复杂干嘛?是不是?
友:这……
我:其实,确切地描述股票走势形态是事后之明的认识(事后诸葛亮),并不具有确定的可操作性。如果把它作为操作指南,犹如用后视镜看前方。可能你把这篇文章阐述的观点误当作是操作秘籍了吧?
友:这……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