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xuyk的博客
xuyk的博客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19,167
  • 关注人气:3,53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有感于巴菲特买苹果股票

(2017-02-28 19:42:51)
分类: 股市漫步
    这两天,有报道说,虽然巴菲特个人从未拥有一部苹|果|手机,但他1月份自掏腰包买入苹果股票1.2亿股(大约市值170亿美元);还有,他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于今年1月增持苹果股票1倍以上。
    这着实让有的巴迷朋友瞠目结舌!因为巴菲特以往从不投资高科技行业,更何况,他现又是在苹果即将创出历史新高时追涨买入的,也就是买在了最高阶段。难以想象!其实,在牛市中,巴菲特追高买股是常有之事。

苹果月K线图
有感于巴菲特买苹果股票

    “你怎么理解这事?”一位巴迷朋友问我。
    “你问我,我问谁啊?”我笑答。不过,想想这事倒也确实让人一时难以理解。试想,有哪个自称价值投资者的巴迷朋友,这会儿来到美国,面对苹果,如果巴神大爷不出声,也没买,他敢买吗?
    于是乎,我们由此谈了一点有关价值投资买股的问题。
    不少价值投资者朋友沿袭的是“格雷厄姆方法”,关于这方面的问题,巴菲特的最佳搭档芒格在他《选股的艺术》中说道:“格雷厄姆的重置法,即当股价低于重新出售这家公司所需的价格,就算‘便宜’。但这种方法的弊端是格雷厄姆的时代并不是普通条件,而是大萧条时期。随着投资者‘越来越聪明’ ,教|条|主|义者会发现‘白捡’的机会越来越少,所以投资者只好不断赋予‘便宜’新的含义。
    “但是,我和巴菲特有一点做法与格雷厄姆不同……这些年来我们的实践表明,有些公司的管理者明显具备超出常人的能力,即使这些公司的市净率已经达到2倍或者3倍,依然应该买入。
    “另外一种投资方法是选择有巨大潜力的行业:如果一只股票收益率一般,即使长期持有期内保持此增长速度,而且买入时明显折价,也不如一只收益率明显高得多的公司,即便买入价并不是很‘便宜’ 。”
    芒格这个思想理念用巴菲特的一句话概括就是:“用合理的价格买入优质的企业,比用低廉的价格买入平庸的企业要好得多。”巴菲特买苹果的理由显然是:他根据这一投资理念,在对美国未来经济充满信心的前提下,认为苹果管|理|层卓越非凡,比如,他开玩笑说,如果蒂姆·库克(现任苹果公司CEO)想要换个工作,他会与库克进行交换;认为苹果产品“是相当具有黏性的产品,是相当有用的产品”(巴菲特语);因此他非常看好苹果。
    然而,问题是,寻找真正优秀的公司谈何容易?
    巴菲特曾说:"在投资方面我们之所以做得非常成功,是因为我们全神贯注于寻找我们可以轻松跨越的1英尺栏杆,而避开那些我们没有能力跨越的7英尺栏杆。" 以前,苹果之类的科技股对于巴菲特来说可能都是“7英尺栏杆”吧?而今在他眼里却已变成了“1英尺栏杆”。这是一个现年86岁老人在价值投资道路上,与时俱进,不断超越自我的不朽典范!
    虽然我等小散几辈子也不可能具有巴菲特的眼光及魄力,但从巴菲特买苹果这事上,也许可以得到一点启发。
    价值投资没有标准的定义,只有宽泛的含义。凡是围绕着价值来思考的投资都可称之为价值投资。芒格说的更宽广:“在我眼中,所有靠谱的投资都是价值投资。”
    所以,我们依然可以采用“格雷厄姆方法”,在低市盈率及低市净率的股票中,选择相对优秀公司的股票,这叫“低中选优”,继续“跨越1英尺栏杆”。我们也可以学习巴菲特,从他现在采用的方法中得到启示,在优秀的公司中,选择价位相对较低的股票,这叫“优中选低”,争取“跨越1.5英尺栏杆”。总之,不管是“低中选优”,还是“优中选低”,有多少能力就做多少事,只要适合自己的就是好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