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一位青年朋友,他酷爱投资,近两年来业绩也很好,遂想辞掉工作,专做投资,以此谋生。前几天,他特来征求意见。
我一般都不赞成青年人这样行事,为此还写过小文《应把本职工作纳入投资领域》(2015-03-14)。投资须要理性对待,对于本职工作也须理性对待,不宜轻易放弃。你可知道自己的一份工作的价值有多大吗?
我们做股票,常与银行存款收益做比较,希望回报超过存银行。其实,任何生意(包括投资)最终都是拿银行收益做标杆的,是在与银行比高低或竞争,于是乎,有人把银行利率看作是盈利率,以此来对股市进行估值,叫做“市盈率估值法”。比如,按照目前各大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大约1.75%)计算,其倒数为57,则对应股市的合理市盈率就为57倍;当降息或加息,估值将随之升高或降低;这也就是降息或加息将会推高或压低股市的原因。当然,严格地说,股市估值与银行利率并不必然存在这样的负相关关系,因为股票是权益资产,属于是风险资产,而存款是债权资产,属于是无风险资产,所以两者并不能相提并论,也无必然关系。不过,你有时拿这做参考,倒也未尝不可。
接下来,我们就不妨把你的工作当作是一项资产,并沿袭上述的以银行利率为基础的“市盈率估值法”,进行价值评估。如果你现在这份工作的年薪为6万元(每月5000元),现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为1.75%,那你这份工作的价值为6X1/1.75%=6X57=342万元;如果年薪为10万元,价值就是570万元;如果年薪为20万元,价值可达1140万元……
对于价值这么高的一项资产(工作),你愿意轻易地放弃吗?广义上讲,人生就是一场投资活动,工作、婚姻、做股票、等等,好比是一连串的“投资组合”。如果你从广义上理解投资,把工作纳入投资范畴,作为投资组合中的一部分,不更好吗?
其实,投资与工作不但是从来不相矛盾的,而且是相辅相成的。巴菲特曾说:“在投资方面,你现在就囤积资金,今后会得到更多的资金。”工作不是可以让你囤积更多的资金,从而让你今后得到更多的资金吗?
工作是投资的源泉与起点。
“你再想想!”我说。
“我再想想!”朋友说。
应把本职工作纳入投资领域
(2015-03-14)
青年朋友小Z,普通白领,一家三口。他入市4、5年,把大部分积蓄投于股市,熬过半程熊途,最近一年多来,业绩斐然,收益远超小两口的工作收入。于是乎,他更加喜爱投资,而对本职工作则更感懈怠。最近,他萌生了辞职而专职投资的念头,但有点迷茫和困惑,遂来探讨。
从小Z的收入情况、入股总资产及投资经验来看,远未具备专职投资的条件。我想了想,谈了一点意见:
为何不把本职工作及其收入纳入股票投资领域呢?
你想,你现在的年收入接近你目前入股总资产的10%,如此可观的资金来源怎可轻易放弃?它是投资的基础,也是家庭开支的主要源泉,放掉,长期“复合损失率”可就大啦。可能是,你这阶段投股回报很高,便以为今后再也不会差了吧?长期而言,巴神大爷年化收益率也只不过20%多点,你说自己能达多高水平呢?根据你现在的经济实力,如果工作收入没了,这个大缺口怎么弥补?
广义上讲,人生就是一场投资活动,工作、婚姻、做股票、等等,好比是一连串的“投资组合”。比如,做股票属于风险投资,而工作可视为无风险投资……需要搭配运行,不宜只有风险项目。现在你经济基础还不够好,这会儿放弃工作,无疑会给爱人、家庭及自己带来非常大的压力,这完全没有必要。
如果你采取的是长线和长期投资的话,工作不但不会影响投资,反而会有利于投资的呢。事实上,业余投资而成功的事例多的是,不胜枚举。
其实,你这份工作是很不错的,很多人都羡慕不已呢!境由心生,对于工作,你只需调整一下心态,改变一下观念,没有理由不喜欢,更没理由放弃,定会珍惜!工作是人生修炼的道场,倘若不能积极对待,何以经得起股市未来更加艰险的磨难呢?
人生路漫漫而远兮,投资路漫漫而远兮!即使忍无可忍,还需再忍忍!
“对呀!”小Z豁然开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