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位朋友转来一条微信:
中国出了一道可以问鼎诺奖的课题:
将近半数上市公司净利不抵京沪深一套豪宅,但它们只要卖掉1%的股份就足够买几套或更多。请论证:楼市和股市哪个泡沫更大?
虽说这是一则调侃段子,但要“论证”便涉及到股价和房价的本质含义。这倒是很有意思的。下面,我们就来简单地谈一下这个问题。
人们买股票是预期未来能够获得增值收益,这样,股价实质上是股票未来预期收益的现值,这也就是说,当前股价体现的是未来预期价格。如今,房子除了居住消费属性之外,其金融属性越来越重,越来越成为了投资品,于是乎,越来越多的人买房是为了追求保值或增值,这与买股票的本质相同。
鉴于股价与房价的这个本质含义,我们不难明白,上市公司当下的盈利多少与其股价高低并无直接关系。事实上也确实如此,我们天天看见,许多上市公司业绩不佳甚至亏损,然其股价不低,例如,京东、特斯拉、亚马逊……还有许多ST股票,它们个个亏损,但其股价只只不菲。根据股价的形成机理,我们还可直接推得,股价的高低不由市盈率所决定和制约。房子也与股票相同,一旦它变成了金融资产,其价格高低也就不由当前居住消费的贵贱来决定。
由于股票和房子都是金融资产,它们的价格取决于预期收益及其风险,所以,它们必定都会产生泡沫,而且迟早都将不可避免地破掉。可令人十分沮丧而又万般无奈的是,泡沫到底如何只有等到破掉了才知。这些都是金融市场中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据上之理,这道“诺奖课题”的题意,显然是把上市公司的盈利多少与其股价高低混为一谈了,进而与房价高低混为一谈了。由此可见,题意中所设条件与要论证的问题之间根本就没有逻辑关系可言,这样的话,你依据题意怎可论证?
倘若抛开题意而去直接论证“楼市和股市哪个泡沫更大”,那也只能等到其中哪个先破掉了方可确知。所以说,对于这道“诺奖课题”,想必当下无人能够彻底破解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