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积蓄就是“浮存金”

(2015-09-20 19:29:43)
标签:

杂谈

分类: 股市漫步

    今天,有两位青年同事朋友来我这小坐,谈股闲聊。他们觉得现在投资机会逐渐增多,但遗憾的是弹尽粮绝。于是,我们把话题转到了投资方法上面。他们特别介绍了另一个朋友J,认为J的方法很好。

    朋友J是巴迷,巴爷说的“别人恐惧我贪婪……”是他的座右铭。巴爷在别人恐惧时总有大把大把的现金去捞便宜货,J也效仿之。他始终留有大约3成空仓资金,等到别人恐惧时,他就出手,随后等到股市下一波逢高时,他再(分批)卖出一些相对高估的股票,从而使仓位重新保持大约3成现金。J长年这样循环往复地操作,业绩非常出色,十来年过去,由早期2万多元本金,后来增资不多,如今滚到了接近20万元。让J觉得比较欣慰和惬意的就是,当股市低位时有钱买。

    “这个套路怎样?”其中一个朋友问。

    窃以为,朋友J这样做股票只能说是用存量资金玩股票,还不能说是真正意义上的投资。他尽管业绩很好,但收益还是有限的,原因是投入明显不足。他是巴迷,但并非(巴式)价值投资者,别人恐惧他也可能恐惧了呢!不然的话,为何这么多年以来没怎么增加投入呢?看来只有一种解释:怕跌吧?

    朋友J在别人恐惧时低位买入,没过多久便抛出部分股票,让仓位差不多始终保持3成现金状态。这样且不说资金利用率怎样,由于他一直持有存量现金,也就自然而然地不太会再去努力增资了,于是乎,形成了没有增量资金、只用存量资金搞搞的格局。是不是?

    巴爷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是个(再)保险公司,他大把的现金主要来源于源源不断的浮存金。巴爷平时耐心等待好时机,等到别人恐惧时,他就兴高采烈地跳着舞步去上班,贪婪地大扫便宜货。可见得,巴爷的投资主要是靠增量资金不断地在低位入市而壮大起来的,并非只靠存量资金,留出部分空仓现金而鼓捣大的。是不是?

    所以说,朋友J学习巴爷“别人恐惧我贪婪”这肯定是对的,但学巴爷“总有现金买便宜货”这招却不得要领。

    那么,作为我们业余小散,没有浮存金就学不了巴爷的价值投资了吗?

    不是!

    我们青年业余投资者一定要牢记:工作第一,投资第二;须把工作纳入投资范畴。因为工作是收入来源,是投资的源泉,否则,投资将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一定要努力工作,应把主要精力放在工作上,争取提高收入。然而,很多青年人都本末倒置了,他们热衷于炒股,整天盯盘,像似染上了赌瘾,把工作却扔在一边,不感兴趣,无心去做。这样下去可不行啊!有工作才有积蓄,工作好才有可能积蓄多,有积蓄才可做投资呀!对不对?说到积蓄,让我不禁想起巴爷关于要养成积蓄好习惯的一段话:“习惯的锁链最初总是太轻,难以察觉,可当你感觉到它的沉重时,已经难以挣脱了。正确的方法不是花钱之后把剩下的储蓄起来,而是在储蓄之后花剩下的钱。”我们应该谨记巴爷的话,养成积蓄的好习惯。你越年轻越早树立起这个观念并养成习惯,特别是,要做到“在储蓄之后花剩下的钱”,这将会给你以后带来很大好处。

    努力工作,竭力积蓄,大胆投资,坚持不懈,假以时日,必有成效。

   投资是重仓实践》(本人2012-7-31小文),积蓄就是你的“浮存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