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又增加了一位80后博友“止损是最大的错误”。看到这个很有意思的博名,引发我在此简单地聊一聊止损的问题。
止损是很多人采用的策略措施,目的是阻止损失扩大或“截断亏损让利润飞奔”。这个方法对于波段操作貌似还有一点道理,但对于以价值评估为基础的投资来说,比如,价值投资,窃以为是个似是而非的方法。
一、举个例子,你设定止损点为-10%,于是下跌到这个幅度,你就卖出,以为损失不再扩大。然问题是,你这次亏10%止损,退出的钱是不是永远不再入市了呢?如果是的话,那么你的确只亏10%而已,损失再也不会扩大。如果这钱还要再进股市,那么在下一次交易中,你能保证不会再亏而一定会赚吗?显然不能吧?你再买这个股票或其他股票,仍然将面临再亏10%的可能,依此重复。这就是说,尽管你严格执行-10%止损规定,但只要你的钱还在股市里,就始终面临着不断损失的可能。如果发生多次下跌10%的情况,累积亏损照样会很大。所以说,一次止损解决不了再亏损的问题。
二、要是止损确实可以减少亏损和“截断亏损让利润飞奔”的话,那你把止损点设定得更小,比如,规定为-1%或更小,岂不是更好吗?“这样一来,我亏损顶多只有1%,而赢利相对就很大啦!”呵呵!你可真聪明哦!单次止损看似控制了亏损的幅度,但却保证不了你再也不会出错亏损。只要你出错很多次并实施止损,你累积亏损也就会很大,同时还得支付很多交易费用呢。其实,不管你设定的止损点是大是小,都与出错的概率没有关系。不然,你若来个止损为0的设定,那你岂不是只赢不亏而彻底“截断亏损让利润飞奔”了吗?世上会有这等好事?不信?那你去试试看吧!
三、一般地,股票买得低一点总是有利的,但止损是叫你越跌越卖。如果你是价值投资,这不成了不可思议的事情了吗?比如,当某只股票价格为10元时,你经过评估,认为它具有投资价值而买进,后来当它跌到9元时,你按照-10%止损规定卖了它,完成了“高买低卖”操作。你原本认为值得买入的股票,当它价格更便宜的时候,照理应该再买才是,可结果是,你不但不买,反而把它卖掉了。价值投资难道是这么做的吗?由此可见,止损就是高买低卖。
四、说到这,蓦然想起2008年看到过的一篇文章《走下神坛的巴菲特》(作者:雪峰)。文章对巴菲特的坦言“(自己)失败的比成功的多得多”进行分析,指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止损。作者认为:“巴菲特在价值投资中错误地运用止损……如果将巴菲特所止损股票列一个清单,可以得出:巴菲特所有的止损都是错误的……道琼斯指数创出历史新高的那一刻……如果巴菲特当初不执行止损,那些导致他直接损失的股票,今天都是让他赚大钱的股票。”
我没有核实过也没能力核实作者所说的依据是否确凿,但我瞎猜想,作者可能是将巴菲特许多卖出股票之举都归于止损之列了吧?巴菲特曾说,买入股票就要做好它下跌50%的准备(大意),据此,有谁晓得巴菲特是怎么设定止损点的呢?不过,不管巴菲特是因什么理由卖出股票的,究竟是因止损而卖的,还是因价值欠佳而卖的,反正,假如当初不卖,他会更赚。这个事例显然涵盖了这么个道理,止损并不会让你取得更好收益。
我们再拿今年以来大盘走势为例。为了便于解释,我们不妨把大盘指数看作是一只股票,它有过3次大幅回调,每次下探幅度差不多都是10%。假如你实行-10%止损策略,势必每次都将精准地抛在最低点,猛挨正面一记耳光!接着还将逃不了再挨另外一记反面耳光!这就是止损的结果。
五、观察分析止损策略者的心理,不难发现,他们大多数人是把股票当作筹码来着,而对股票是企业的资产与股份这个重要性质缺乏应有的认识。在他们眼里,股票只有涨跌属性,涨了,觉得值钱了;跌了,则觉得不值钱了,得赶快抛出才是,不然,再跌会更不值钱,因此跌到止损点就该毫不犹豫地卖掉。你说,这样对待股票是投资吗?显而易见,止损是投机方法,而不是投资行为。
六、谁都知道,造成股票亏损的唯一原因是高买低卖,而止损恰恰完整地实现了这个过程,所以说,如果不止损,就不会亏损。由此进一步推理可得:想要永不亏损并赢利,只能永不止损。
有人也许会嘲问:“岂有此理?那我随便买股,只要永不止损,必赢无疑了?”问得好!
前面我们讲了“永不止损”的逻辑道理,但要实施这个道理必须要有必要的前提。现在我们不妨引用巴菲特所言来作解释。巴菲特强调:“第一,永远不要亏损;第二条,永远记住第一条。”这里,巴菲特其实强调的是,一定要避免永久性亏损,而不是决不允许出现暂时性亏损,否则他也不会买入股票准备下跌50%了呢。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回避风险,保住本金,求得生存。于是乎,在这前提下,想要永不亏损,就可永不止损。换句话说,永不亏损的实质就是永不止损。
最后,综上所述,我们自然而然地就抓到了(价值)投资具体操作的基本要点:股票一定要买得低。只有如此,才能经受得起波动、调整、熊市。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