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市场的判断力

(2015-03-27 22:19:35)
标签:

杂谈

分类: 股市漫步

    “全通教育”昨天跌停,今天又大跌,有朋友问我:怎么看?

    一、纵观A股历史,凡是第一高价股最终没有一个不惨落的,这是投机的必然结果,全通教育恐怕也难逃厄运。

    二、许多朋友认为,大多数创业板股票都被大大高估了,价格高得离谱,很不合理。这个观点可能很对,但问:那么它们价格究竟达到多少才算合理呢?你能知道吗?你说它们很不合理,那你的衡量依据是什么呢?是拿主板市场来衡量的?还是拿美国纳斯达克来衡量的?抑或是拿其他什么地方的股市来衡量的?但这样的衡量方法是否科学呢?其实,估值根本就没有一个什么衡量标准可循的,市场不同,高低就会不同,这也就是说,脱离具体的市场环境来谈估值是毫无意义的。

    本人在2月7日的小文《闲聊“估值”》中讲到过,高估值是一种激励。市场推高创业板的估值,为的是鼓励其中许多行业的竞争与发展,使得它们能够吸引更多的资金,以期引领经济转型升级。这也就是为什么市场给予其那么“不合理”的高估值、让人们趋之若鹜、使其大多数股票飞涨的原因。当然,涨得越猛,跌得也会越惨,并且时间也会来得越早。

    诚然,我国股市缺陷颇多,创业板更是如此,制度与机制很不健全,监管不力,很不成熟,投机严重,容易泡沫泛滥,然而,尽管如此,但创业板的动向确确实实地代表了经济转型升级和发展的基本方向,这是毋容置疑的,也是显而易见的。这个现象再次验证了股市一条“定理”:市场的基本判断力与其成熟度无关。不然的话,这阶段第一高价股为什么偏偏是创业板的“全通教育”,而不是其他的“全通白酒”也不是“全通船舶”或“全通证券”或“全通什么”呢?

    刚要结束此篇小文,突然得知朗玛信息替代了全通教育,成为第一高价股。我操!又是创业板的。真不知新股王的命运又会怎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未雨绸缪
后一篇:短炒容易踏空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