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青年股友小J打来电话,叹说,这个春节过得不愉快。原因是,他本来打算好,春节期间带他父母亲及老婆、孩子一起去北京游览,可母亲呢心疼花费太大,推说身体不好(身体确实也一直不太好),不去了!他父亲呢虽然很想去,但老伴不去,他也就去不了,于是乎,大家为这事都闹得不开心,小J很是郁闷!
我听了,也觉遗憾。听完小J诉说,我大致这么说:
1、你父母早就一直想去首都看看,现在你经济条件好起来,要为他们实现这个愿望,真是很好的!百善孝为先,尽孝不宜迟,两老心里一定会感受到这点,也一定会宽慰高兴的。所以说,你大可不必郁闷不乐。
2、母亲含辛茹苦地把你们这窝穷孩子养大成人,艰苦节俭已成基本习惯,而且年纪越大越节省,我们应该充分理解这点。你股票做得非常出色,得益于你的逆向思维能力强,其实,生活中的道理也是这样,需要站在对方(你母亲)的角度思考事情。你母亲为家庭做出了所有的牺牲,从来不考虑自己的享受,现在看到你一下子要带这么多人去北京玩,想这得花多少钱啊!得!我宁可再压制一下自己的愿望,可为你省下不少钱,好用在你小家庭及孙辈身上。是不是?你母亲好啊!
3、因此,你要先顺应你母亲的想法说话,只有当她感受到你理解了她的(节省)想法,才会反过来觉得你的打算和支出也会是很节约的,是很划得来的,是可行的。懂不懂?老人与孩子一样,也要“哄”的呢!我建议你这么做:
4、你先对母亲说:“北京冬天非常干燥,风沙又大,景色也单调,我们南方人这个时节去那,很不习惯的!再说,过节期间去凑热闹,人拥挤,行走肯定不便,还一定会多花冤枉钱,受气!妈妈你决定不去是非常有道理的,是英明的!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嘛!哈哈!”
然后,过段时间,你回老家时,对你母亲说:“哈哈!我自从到了大上海工作,打拼多年,入了上海户口,在那结婚、买房,建立了小家庭,特别是工作成绩不小,这次,单位分配给我一个去北京的家庭三人旅行奖励,可带父母或是配偶及孩子,来回车费、住宿费、主要景点门票费都由单位出,吃用自己付,但时间限于我假期之内。我想,小孩要上学,老婆要管孩子和上班,所以,我想,正好可带妈妈和爸爸你们去!我辛辛苦苦干了这么多年,也不愿放弃掉这个机会而让给别人!四、五月份天气转暖,我假期也有,我带你们去北京!我也很想再去呢!哈哈!”
我想,你这么“哄”,肯定能行的!
“哈哈!谢谢老哥!”小J笑道。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