皤滩古镇位于浙江省仙居县城西大约25公里处,地处永安溪南岸。古镇形成于唐代,是历代水陆交通之枢纽,也是商业文化之重地。这里人杰地灵,经过唐宋元明清上千年历史的文化传承与积淀,名人荟萃,人才辈出。透过仅存的1.5公里长的古镇残迹,依稀可见当年一派繁荣景象。
8月12日中午,骄阳似火,气温奇高,古街空无一人,古镇格外寂静,像一座空镇,仿佛凝固并晒干了。
皤滩古镇就像一块古代浙南山区村镇的“活化石”、一座博物馆、一部史书,内容浩瀚丰富,诠释了那里兴衰变迁的历史。这天走马观花,记下一点观光碎片——
↓古镇入口

↓陈氏宗祠 仙居陈氏家族历代人才辈出,比如,宋朝时就有文武进士22人(文17人,武5人),其中包括仙居第一位武状元陈正大(共2幅)。


↓胡公殿 胡公大帝即北宋名臣胡则,永康人,其夫人是皤滩古镇人。皤滩人纪念胡公,在此建殿。毛|主|席|曾论胡公时说:“方岩山上有个胡公大帝,香火长盛不衰,最是出名的了。其实胡公不是佛,也不是神,而是人。他是北宋时期的一名清官,他为人民办了很多好事,人民纪念他!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很重要啊!”
↓何氏里学士府 仙居何氏家族在历史上曾出过不少达官贵人。此宅院为宋代建筑风格,明清时期进行重大修整(共3幅)。
还有,何氏里学士府有间“捷报厅”,张贴着许多当时官府衙门为高中举人或进士的主人所报送的官文捷报。有趣的是,这里设有一间“现代捷报厅”,贴满了从1978年以来考取各个名牌大学的仙居县学生的名字。陪同我的当地朋友小李说:“自从1996年以来,仙居县没再出现过一名考上‘清华’或‘北大’的学生,直到今年总算有两名考上!听说,县政府奖励他们每人20万元呐!”难怪仙居历代人才辈出!



↓屋下井
何氏里学士府保存着一口千年古井,这井建于宋代,属于台阶式屋下井,全国罕见。

↓古戏台
坐落于“胡公殿”院落里。

↓“龙”形古街 皤滩意为“白滩”,得名于河滩上遍布的白色鹅卵石。经过了千年的风云,皤滩好不容易保存下来大约3里地长的鹅卵石铺砌的“龙”型古街。街旁唐、宋、元、明、清、民国时遗留下来一些民宅古居(共7幅)。







↓半亭
古街一个丁字路口,有座楼房,是早期的邮政署,其东墙靠建一间半爿亭子,很有特色。其实这是“路廊”或叫“凉亭”,是过路行人歇脚之处。以前常有信佛者为行人免费提供茶水,行善修行。

↓春花院(青楼)
这是明清时期的青楼,如此豪华招妖,当年这里奢华糜烂之情景据此可窥一斑(共3幅)。



↓赌艺房

↓首饰局

↓水埠头
皤滩是永安溪独一无二的五溪汇合点,是水陆交通的重要枢纽,于是成为古代浙西南山乡的一个著名商埠和食盐之路的重要码头。

↓田野古道

↓今古相对,畅想未来。

相关文章链接: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628116302_7_1.html
《旅行观光》古代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