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投资没有标准的定义,只有宽泛的含意。为了便于阐述,这里把它纯粹化(典型化)。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巴菲特式价值投资(巴氏投资)。
因为股票市场是个典型的复杂适应系统,各种指标、各个股票的表现都具有不确定性,所以价值投资首先认定:
一、关于股市,惟一确定的就是不确定。
比如,格雷厄姆即将临终时说:“如果说我在华尔街60多年经验中发现过什么的话,那就是从来没有人能够成功地预测股市波动。”江恩毕生致力于追求“确定性”,遗憾的是,终其一生而无结果。巴菲特奉行技术投资近十年,后来用他的话来说,当他把技术图倒过来看而结果仍然一样时,他突然意识到,技术不能根本性地解决问题,甚至是无用的。格雷厄姆也说过:“技术分析有多么流行,就有多么错误。”彼得.波恩斯坦也说:“投资的基本规律就是未来的高度不确定性。”等等,等等。
面对这种不确定性,应当如何应对呢?是不是有更好的方法呢?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是——价值投资。
价值投资意在确定性地应对“不确定性”,也就是要让投资成为确定性的行为。要做到这点,倘若仍然局限在原有的“技术系统”内,即使再作这样或那样的改良,也注定解决不了根本性问题,所以,必须完全彻底地重建投资体系。
价值投资认为,市场不确定性是价格的不确定所致,尽管这样,但价值却是相对确定的,从长期看,价格将围绕着价值波动。于是,价值投资把着眼点及重心从不可捉摸的市场移到了企业!知晓投资的收益最终是由企业主导决定的。所以,价值投资认定:
二、关注企业,忽略市场波动。
能够支持价值投资实施的市场属性是大前提、先决条件,于是价值投资深谙:
三、股市是永远向上的,是个长期多头市场,这是确定性的。
上述第二点和第三点,奠定了价值投资确定性思维的基石,使之建立在确定性的基础上(而技术投资是建立在不确定性的基础上的)。
价值投资有了上述最重要的理论基石,其最最关键的操作方法也就自然而然地应运而生:
四、寻找好企业,等待好价格买入。
即在安全边际内买入好企业的股票,耐心地等到它回归价值或超价值时卖出,追求的是绝对收益,通常表现形式是长期持有或超长期持有。
明白了价值投资的实质,对其在市场上的表现行为也就会认为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1、买入股票不是因为时段好,而是在于价格好,有很好的安全边际。
2、低位入市不是捞底行为。
3、经常是左侧买套的,即买的早,而且会越跌越买;反过来,相对应的是左侧卖出,往往卖的早。
4、忽略波动,甚至忍受很大的波动,常常坐过山车。
5、人们恐惧他贪婪,人们贪婪他恐惧。
6、等待、等待、再等待,以复利获得可观收益;却难以短期暴富。
.......
等等、等等。
看起来,价值投资似乎缺陷不少,而有些又是无法避免的,但实践证明,它却是一个长期有效的好方法,能够较好地应对市场不确定性的问题。迄今,尚无发现还有哪种可经长期考验而比这更好的方法。
还有,这里特别需要强调的是,从操作方法上不难看出,价值投资有着极强的主观性,正因为这个特征,所以更加要求投资者不可机械刻板地运用之,而应该根据自身条件,结合具体情况,合理运用。同时可知,也正因为主观因素作用巨大,价值投资者个人的能力千差万别,所以,价值投资者必须不断努力地学习、实践,缩小与客观现实的差距,从而减少错误。从这点上看,价值投资更像艺术而非科学,难就难在这里!
然而,价值投资的核心思想是不容置疑的,必须坚信、坚持!
另外,顺便提一下(作参考),从价值投资的基本原理上看,因为它是做确定性事情的,所以比较适应于证券投资市场(股市),而不太适应于投机性较强的期货、汇市以及其他一些金融衍生品的市场。坚持长期价值投资者不宜同时游弋于投资和投机两个市场中。一般地,投资做得好的人,投机难以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