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苏轼周邦彦“被绯闻”趣事

(2010-07-09 07:38:03)
标签:

宋词

苏轼

温超超

周邦彦

李师师

绯闻

文化

分类: 文学批评

苏轼周邦彦“被绯闻”趣事

 

    北宋词坛名家林立,其中苏轼与周邦彦更是举足轻重的人物。宋人王灼在《碧鸡漫志》中评价苏轼在词史上的地位,“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笔者始知自振”,实际上是将他看做为宋词的革新者。清人周济在《宋四家词选序》中认为周邦彦的词达到了最高境界即“浑化”,标举他为词之“集大成者”。

    这样的一位革新者和一位集大成者,他们的词作在后世受到了异常的追捧,被不同的人奉为圭臬。也正因为广受关注,致使他们的部分词作在流传的过程中,被曲解与误读了。有趣的是,某些论者还根据他们词作的内容,杜撰出了相应的香艳故事,让两位大词人“被绯闻”了——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这是苏轼的《卜算子》词,写于神宗元丰三年(1080),地点是“乌台诗案”后苏轼的被贬之地黄州。词作上片写作者在月夜之下往来徘徊的情境:更漏声断,夜色渐浓,人们也都结束了白天的喧闹,安静地沉入睡乡。他并未和人们一样安然入睡,而是一个人独自在月夜里往来徘徊,如同留下飘缈身影的一只孤鸿。下片则展开了对孤鸿的描写:孤鸿被月光惊动,飞起时还回头看着曾经的栖身之所,似乎满心的怨恨无人知晓。它飞来飞去,拣尽人间的枝头,却都因枝头的寒意而不肯栖身,最后它只得落于更为寂寞寒冷的沙洲。

    苏门四学士之一的黄庭坚在《山谷题跋》中曾评价老师的这首词:“语意高妙,似非吃烟火食人语。非胸中有数万卷书,笔下无一点尘俗气,孰能至此?”这个评价是中肯的。然而到了元朝,这首词就开始被曲解,被看成了是苏轼对于自己的一段情事的隐秘追忆清朝沈雄《古今词话》转引了元朝龙辅《女红余志》的一段记载,大意如下:

    惠州有个女孩叫温超超,已经成年了,但还不肯定亲,当她听到苏轼来到惠州的消息后,高兴地说,只有他才配做自己的夫婿。从那以后,她日日前往苏轼的窗外徘徊,偷听苏轼吟咏,一旦苏轼有所察觉,她就飞快地跑掉了。最终苏轼还是知道了这个很仰慕自己的女孩子,就对她说,要给她找个姓王的年轻后生来结为夫妻。等到后来苏轼离开惠州一段时期再回到那里,温超超已经死了,葬于沙丘之际,苏轼便写了这首《卜算子》来纪念她。

    依照这个说法,词中的孤鸿就是温超超的化身,孤鸿的“回头”也成了温超超对苏轼最后的深情一瞥,孤鸿的“拣尽寒枝不肯栖”,就是她对苏轼心无二许的坚定爱慕。然而可惜的是,这样的故事虽然浪漫却不靠谱。——苏轼就这样活活地被绯闻了一次。

 

    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

    锦幄初温,兽香不断,相对坐调笙。

 

    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

    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这是周邦彦的《少年游》词,写的是一位男子宿妓的全过程:妓女细白的手指拿着明亮的剪刀,在果盘里切破新上市的橙子,并在上面细细撒了一层盐,以款待男子。房间里熏香缭绕,床被也早已铺就,但两人却别有雅趣,面对面地坐着,先来一番调笙怡情。最终一番云雨之后男子要走,她便低声地问他,天已经这么晚了,都三更天了,你还要走,是要去哪里?不如不要走了,就住到天亮,外面一则路人少,二则霜浓,骑马容易打滑,不要摔下来了。

    词中这位嫖妓的男子是否为周邦彦本人,如今已经不可考知,这位妓女的姓名也没有记载。然而到了南宋,对于这首词的理解就出现了有趣的一幕:张端义成书于理宗淳祐六年(1246)的《贵耳集》“言之凿凿”地说,宋徽宗有一次去当时著名的歌妓李师师家,而周邦彦已经先在那里了。知道皇帝马上就要到了之后,周邦彦情急之下只能藏在李师师的床下。宋徽宗带来了一颗新橙,说是江南才采摘上贡的,并和李师师说笑了一番,而这一切,都被周邦彦听到了。等到宋徽宗走后,周邦彦爬出床底,回到家便写了这首《少年游》词记述他偷听到的宋徽宗和李师师的那次交往。

    依照张端义的这个记载,词中的妓女就是李师师,而她留宿的对象则是天子赵佶。但是很明显,这个说法不靠谱,原因很简单,宋徽宗再怎么风流,也毕竟是一朝天子,出于安全考虑,去李师师家之前总会有明岗暗哨先去清场的,周邦彦绝不可能有机会躲在床下偷听。

    周邦彦作为旧时的风流文人,平生不乏嫖妓的经历,但这一次却活生生地“被绯闻”了,被张端义强行地拉去和李师师好事未遂了一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