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ours
ours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774
  • 关注人气:7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周爱莲 慈善始于最单纯的动力

(2010-04-27 11:02:47)
标签:

杂谈

分类: 榜样栏目

http://s12/middle/6107a8b4t852f32e3955b&690慈善始于最单纯的动力" TITLE="周爱莲 慈善始于最单纯的动力" />

在采访周爱莲的过程中,有太多关于美的片段。她的一颦一笑,一言一语都散发出成熟女性独有的温婉气质,柔柔细语中却好似从内心迸发出无穷力量。我在想,是什么让这么美丽而聪慧的女人如此善良?是父母的榜样?是与生俱来的善根?是传统文化的滋养?还是人格自觉的升华?或许,这些原因皆有。

 

 她,从中国第一代名模到文艺节目主持人,到美国公司首席亚洲策划及CEO,再到北京雅诗爱莲时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她一路走来风光无限,而在所有耀眼光环之后,当周爱莲行走在西海固那贫瘠的黄土地上,当她抚摸过北京繁星打工子弟学校那简陋的教室,当她亲眼目睹残障孩子那忧郁自卑的眼神,有一个声音一直在撞击周爱莲的内心,“其实我们能做的事还有很多很多……”。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一位美丽女性的公益梦想

周爱莲出生于军人家庭,严谨的军风让她从小就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经历世事的她如今依旧可以清晰的背出她小时候很喜欢的一首诗《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周爱莲很感谢父亲为她取了这个名字,她如莲般的气质,注定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周爱莲与慈善结缘,是她在策划的一次俄罗斯交响乐团演出庆功酒会上,她认识了中国红十字会的负责人,俩人相谈甚欢,从那一刻起开始了解中国红十字会。“当时,中国红十字会在与301医院筹划一个几百万的心脏手术专项基金,叫红十字在行动。我也有幸参加了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的新闻发布会,当时就觉得做慈善是件很伟大,很净化人心灵的事情,所以我下决心加入慈善公益行动中”。周爱莲对于公益事业的热情就像沉睡了很久的火山爆发一样,生活的重心从此改变。随后,周爱莲与团中央一起参与了一个救助盲童的公益行动,为那些藏区和边远山区的白内障孩子筹集善款。她说:“藏区的孩子是因为强烈的光照才患上了白内障,并不是天生失明,从医学角度来讲这些患儿是可以通过手术治愈的,我们没有理由无动于衷,只要结果不是零,我认为就值得!”,那次公益行动,周爱莲与中国红十字会筹集的善款共捐助了200个孩子,使他们重见光明。

2006年,由雅诗爱莲举办的世界博爱美丽风采大赛暨救助中国农村贫疾儿童健康公益活动大获成功。“选美”与“救助贫疾”两件看似毫不相干的事,第一次如此不分伯仲地成为一个活动的两个主题,这个创意源于美丽,源于爱心,源于一位美丽女性的公益梦想。当问到为什么将美丽与慈善公益事业相结合时,周爱莲说:“把这二者结合起来目前在中国还是第一次,我是中国第一代模特,当我第一次走上舞台的时候,年纪还很小,对公益事业没有认识,我那时候的想法就是有一天,我能创造一个中国的品牌,展现给世界。但是事隔二十年之后,我的经历、在国外的生活,给了我很多不一样的观念。我希望通过美丽来实现这个梦想。让爱美的女性体会到美丽的真谛,提升对公益的关注。这样传播下去整个国民的公益心也会扩大很多。”

 

在的工作

当周爱莲用慈爱之心去面对和帮助那些孩子的时候,她的生活,便渐渐成了另外一个模样。

现在的她,事业重心都放在了如何救助这些贫困山区和殘障孩子的身上,每天忙碌于与中国红十字会合作和为中国爱心救助网筹集善款。“我很喜欢小孩子,孩子的眼睛里充满纯洁的东西,她需要你帮助的时候也会表达渴望的眼神,这种单纯深深感染了我,下定决心要为这些孩子们做些什么!”周爱莲毫不掩示对孩子的爱,或许是一种偏爱,但正是这种爱成就了那些孩子可以治愈疾病向正常孩子一样生活,成就了贫困孩子可以继续留在所向往的学校读书,更成就了周爱莲今天的这份快乐与幸福。每年六一儿童节,是周爱莲最忙的时候,她会亲自给小朋友送去很多节日礼物,有卡通T裇,有毛绒玩具,让他们感受爱的氛围与关注的眼神。看着孩子们欣喜又快乐的表情,周爱莲总会联想到命运对这些可爱的孩子如此不公平而暗自落泪。在与周爱莲缓缓的交谈中,她提起曾在智光智障学校的一个非常漂亮的小女孩,一直患有严重的自闭证,五年没有开口说过一句话,但在她带领着们美丽博爱风采大赛的选手去看望他们的那天,她倚在漂亮的姐姐身边说:“姐姐,我长大了也要当模特”,这突然的一句,却触动了周爱莲的情感底线,她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泪水。“我当时在想,爱心的力量是多么的伟大,小女孩对美的向往,对爱的反馈通过我们的公益行动得以表达,唤醒了她封闭了五年的心,也许从此就改变了她的生活。这简单的一句话,对我来说就是最大的欣慰。”周爱莲动情的讲述着,眼睛里似乎闪现着当时的场景,我完全被她内心最柔软的善良所深深触动。在那些贫困山区打工子弟和殘障孩子们的眼中,周爱莲就像是“妈妈”,一颗心永远挂在孩子身上,而雅诗爱莲这个品牌在他们的心中便是快乐。“有时候我晚上做梦都在笑,梦中看到孩子们拿到救助的善款和礼物手舞足蹈,心里的那份满足与幸福没有人可以体会”周爱莲坦言。尽管她每天都要忙到很晚才能回到家里,尽管对不能常常陪伴在母亲身边感到愧疚,但是周爱莲却在慈善公益活动当中感受到了快乐感和幸福感,这种幸福感是滋养生命的营养液,也让她心甘情愿的为这些贫疾的孩子们付出更多。

 

“当你热爱某件事,虽然苦与累必然存在,但很容易被热忱所冲淡,也更习惯用正面的态度去看待它,这点放在任何一个环境中都有用,最单纯的动力才是最持久的”。在周爱莲的眼里,慈善亦是如此。

 

单纯力才是最持久的

对于慈善,每个人的理解不一样。曾经也有人怀疑周爱莲对慈善的动机,有的人还会说风凉话,不相信她能够坚持下来。但事实狠狠的驳回了那些人的揣测,周爱莲在公益慈善领域越走越稳,还赢得了“热爱慈善事业的文化名媛”这样的美誉。周爱莲坦言:“当你热爱某件事,虽然苦与累必然存在,但很容易被热忱所冲淡,也更习惯用正面的态度去看待它,这点放在任何一个环境中都有用,最单纯的动力才是最持久的。慈善不应该被放在镁光灯下,而应该是踏踏实实的去做。我做得还远远不够,给予我的名誉越多我的责任和压力也就越大,趋使着我做的更多。”在慈善的道路上,周爱莲感谢那些理解和支持过她的人,也同样宽容对待那些曾经拒绝她的人。她说:“对需要帮助的人,我个人的能力总是有限,我会经常觉得自己的力量太微薄了。有些人不是没有爱心,而是因为工作太忙没有意识自己的小小爱心可以涓滴汇海,或者是没有找到可以信任的救助平台,我现在做一些以公益为主题的活动,就是希望能够吸引社会更多的关注,号召更多人的投身于公益事业。”

在公益事业的道路上,周爱莲还会走得更远,她说她既然选择,就永远不会放弃。周爱莲心中的慈善不是一时一地的“阵地战”,而是可持续的博爱精神,永远没有终点,慈善不分民族,不分国界,不分信仰,捐赠者快乐,受捐者也快乐。在慈善的路上,一路都是欢歌笑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