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刘孜:挖掘自己更多的潜质

(2009-10-14 16:20:08)
标签:

时尚

体验

消费

分类: 生活家栏目

    演员、主持人、老板、设计师,每一个身份都被她经营得有生有色,刘孜的努力越来越受到设计界的关注和赞赏,她亲自设计的“提拉米苏之家”应邀登上知名家居杂志,成为《三联生活周刊》家居栏目迄今为止第一位中国名人,同时也是国际大刊《ELLE家居廊》目前专访过的唯一一位中国明星。

刘孜:挖掘自己更多的潜质  /王丽丽

 

“提拉米苏之家”的多层次感与重叠的欢乐

 

 刘孜最大的爱好是做背包客,在1997年的时候她与两个朋友一起去英国旅行,提起那次旅行她很兴奋,“这完全是我的一次扫盲之旅,那时候简直看什么都好,虽然一直喜爱设计,但毕竟还没有固定的喜好,只觉得这玩地一路全是宝贝,我当时就幻想把整个伦敦都搬回北京的家里!”让她充满遗憾。刘孜那时侯没有那么多钱可以让她把自己喜欢的一切买下来,她就暗下决心去更多的地方,把当地的家居设计产品带回北京。后来,只要不忙,她就

背个包远行去了,而每到一个新的城市,都不像其他人那样沉迷于各个旅游景点,而是飞奔到当地最大的家居用品店里去淘货,最夸张的一次是在巴厘岛,她收集来的产品甚至要联系集装箱才能运回北京。“我是在所有东西是够齐备的时候,才开始装修自己的家。”提起自己的家,她充满自豪,“那屋里从设计到选材料,再到整个布置,甚至图纸都是我来画的。虽然当时没有受到专业培训,但是凭借她这么多年对设计的喜爱,及世界各地游历的经历,让她有了初步的基础。

 

“我跟很多媒体形容我的家是提拉米苏风格,这么说的原因是首先我家的主色调是米黄色,其次呢,我认为我的家是多层次的感觉,不是单一的,而提拉米苏也给我这样多重的感受。”装修并不是多么容易的事,但对刘孜来说,这正是最初的圆梦过程,把自己的避风港一步步设计成自己想要的模样,“这是我最幸福和引以为豪的事了!”她这么说到。

 

家居设计会上瘾

 

采访刘孜的时候,真的很容易被她对理想的执著和热情所感染,她对每个国家每个品牌的家居都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想法和见解。

 

  “其实最开始只是关注和喜欢,但好多朋友来过我家后,都惊讶得不行,后来发展到只要朋友装修,绝对都是第一个先来咨询我,我成了身边朋友的装修导师。就这样,因为我本来对这件事情的热情与朋友的鼓励下,我就有了开这样一个店的想法。”

 

那时候她已经开始收集各种独立设计师的产品,当时国内的家居装饰店都还不完善,也一直没有她想要的那种店。“其实我的想法很简单也很理想化,我希望能与一些独立设计师合作,引进一些我们现在还没有的产品,以及我自己去全世界各个地方搜集一些好玩有意思的产品进来,更多的是分享,我希望这些好的东西更多人知道、关注、享用。”就是抱着这样的理想主义,她把Kartell谈下来。

 

Kartell1949年由意大利人Giulio Castelli办的,无论是椅子、组合柜还是灯饰,Kartell的产品全部采用塑胶材料制造而成。Kartell呈现了塑料家具轻质、可塑性高、坚固耐用、色彩丰富的优点。令其他厂家难以模仿的,是其至今仍是秘密的独特的塑料技术。这个品牌的塑料椅子,有弹性,坐上去后,椅面和椅背都会随你的重量微微下陷,其舒适度不亚于坐在一张沙发上。我花了大半年的时间从意大利谈回来的,期间经历了很多过程和繁杂的手续,但是我觉得一切都值,因为这离我的理想就又近了一步。”

 

居住环境代表人最隐秘的气质

 

当说到人和居住环境关系的时候,刘孜认真地说:“我认为居住环境是人最秘密的气质,真正好的装修设计里你是主角,你的家不能像超市,它一定是有生命的,有自己的想象空间,每个物品都有自己的存在价值。如果服装是代表你最表象的气质,那私密的居住设计它绝对

是你最隐秘的自己。”

 

刘孜的设计空间里有一封写给上帝的信:“我非常愉快而又有些累的生活在你留给我的小花园里,虽然有蚊子和苍蝇会饶不了我们,秋虫在夜晚里唱吟,我希望生活能顺了我的心意,也让您能够微笑,总之非常感谢您。”

 

就是这样一个细腻和温婉的聪明女子,在每个角色里都表现出最完美的气质,就像作家梁凤仪感叹道:“从一个单纯热爱表演的小女孩成长为一个懂得理解感悟享受生活本身的大女人,她通过自己的努力成就了从小到大的设计梦想,让生活变得从容有品质,可以说,刘孜的成长是中国新生代女性集体成长的一个缩影。”

 

是的,不盲从,为自己喜爱的事业去奋斗,挖掘自己各种潜能,让生活像万花筒一样丰富多彩,这才是生活中最有乐趣的事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