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宗明义
(2009-07-10 16:21:11)
标签:
教练杂谈 |
分类: 其他 |
酝酿了好久;总算下定决心动手设立这个部落格了。
拖了那么久的原因;是我要我自己想清楚到底要表达的是什么。我有什么东西对别人来讲是值得了解的?我有什么经验是可以分享;帮助他人的?如果设个Blog讲的尽是废话;那我所作的;只不过是浪费自己的时间去做一些事来浪费别人的时间。罪大恶极!
终归一句话;我的Blog宗旨是什么?
于是我给自己做了个盘点。我几十年生活上乏善可陈,没任何专长;不会任何运动;不懂得吃;也不会玩。不是个好老爸;倒是的懒老公。唯一比较“曲折离奇”的;大概只有我的职场经历。
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台湾苗栗的一家五金工厂操作冲床。后来进了名列十大的统一企业当工程师;厂长。十四年后进了可口可乐系统的太古饮料集团;历任台湾的工厂及设备总监;市场及销售总监;浙江及广东的地区总经理;以至现在的集团供应链总经理。
这段历程;让我有机会做过不同的工作;到过五大洲;体验过不一样的价值观;接触过不同类型的公司文化;领导过不同背景;省籍;专业的人。“管理复杂的多样化”成为我每时每刻的状态。我曾经这么自我介绍过:“我是一个台湾人;在英国公司工作;驻在中国大陆;卖美国的产品!“。
然而;在这么多的”不同“,“差异“中过了几十年;我讶异的发现;我慢慢看到了它们中间存在的“同“。有些事情是放诸四海而皆准的。 有些错误是不断重复发生的,有些观念上的误区是大家都曾花时间去亲身体验;付出代价的,犯同样错误的人前仆后继;历史不断的再重复!而更令我吃惊的是;我们的学校和培训公司教材;有着大把大把的理论和教案;但对每个人日常生活;工作上的帮助却十分有限。为什么学校和培训公司不能教导我们对的思维模式;好让我们不去重蹈复撤呢?每次当我在公司内外演讲时;我举出自己的经验心得;总是能得到非常大的回响。为什么学校和培训公司不能教同样的事呢?
后来我明白了;在供应链管理上;这是叫大量化与客制化的差异。
学校和培训公司是大量化规模;讲的是原则;是大数。不能对个人,小众做辅导;那种辅导;靠的是 ”教练(Coach)” 机制。由老师傅以一对一的方式;给被教练者提供量身定作的辅导体制,一步一脚印,定期反馈,以达到共同预设的目标。
做教练;或者导师的人,得有奉献热诚;有人生经验。以被教练者的成功为自己的成功。以 “传道,授业,解惑“ 为职志。而这正是我给我下半生所订下的目标。
答案有了!我将用这个部落格;陈述我三十多年职场生涯所累积到的点点滴滴智慧,把它们传给后起之秀。让他们少浪费点时间;早点成功。
我想分几个范畴来表达;这些范畴是我看到两岸三地的青年才俊所共同需要的。作为未来的企业领导人;在这些范畴内一定得付出学习代价。谁越早体会其中的精髓;谁就越早成功。
第一个范畴;“领导人语“。我会把几十年从我的师傅;我的长官;我的同事;我的对手以及我自己身上学到的;累积的智慧放在这里。都不是什么长篇大道理,但都是实用的。
第二个范畴;“做个技术生意人“。公司里面;纯技术背景的人往往在争坐第一把交椅的竞争上屈居在销售之下。原因很简单;技术人员往往不能主动的跳出技术思维的框框;把自己从“技术人”提升为”技术生意人”.我看过的例子;一旦成为“技术生意人“;其成就往往远大于其它背景出身的人。 在这里;我会谈谈技术人的思维框框,和启发一些从不同角度来看问题的模式。
第三个范畴;“大肚能容“。谈些不同的人地事物;生活感言。
这是一个开始;我希望我能更我在过去的每一次开始一样。 坚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