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明天,太阳依旧升起——国际马术传奇老将约翰·惠特克

(2012-06-08 16:00:35)
标签:

中国

马术

骑手

约翰·惠特克

大师赛

杂谈

http://s7/middle/61038d38tc1f16c2ff3a6&690




5月12日,雨过,初夏的北京空气温润,冷热适宜,国家体育馆鸟巢里散发着泥土和草的芳香。宜人宜马,佳期佳地。


一个微胖的身影有些踉跄地走来。他就是这些天众多中国骑手频繁提到的约翰·惠特克吗?

对于这位老将的赞誉众口一词:
中国马术前辈哈达铁:“约翰·惠特克,他是我的榜样!因为他骑得好、骑得年头久,酒喝得好!”
奥运骑手李振强:“我在欧洲有幸与惠特克同场竞技过,他是我最敬佩的一位老骑手。他也是我在刚刚接触马术的时候第一个认知的国际骑手,那时候我就经常拿着他的比赛录像带学习。”

 

走近,身影高大,一张典型的英国绅士的脸庞。就是他,这位世界马术界的传奇人物——约翰·惠特克。他侧身上马,刚才还有些颤抖的手握紧了缰绳,魔术般,瞬间那个走路还有些缓慢的老人不见了,马背上的约翰精神抖擞、动作坚定有力,嘴角扬起了他习惯的微笑。

 

这是他的舞台,精彩即将上演。

这次来北京参加鸟巢国际马术大师赛的共有12 名欧洲骑手,今年57 岁的约翰·惠特克是最年长的一位。

时光回到51 年前,英国牧场里那个6 岁的小男孩第一次被热爱马术的爸爸抱上了马背,他既紧张又兴奋,小手紧紧抓着马鞍。放眼无边无际的牧场,马蹄轻抬走向远方……从此马背大半个世纪。约翰参加过六届奥运会,并多次获得奖项。在1980 年鹿特丹奥运会场地障碍赛上他不仅获得了个人银牌,还与英国马术队一起站在了团体冠军的领奖台上。1991 年的国际马术障碍赛勇夺冠桂。然而,奖杯过手无数,马术事业意气风发的时候,一场噩运悄无声息地逼近了。

 

2000年,惠特克像往常一样一周骑7 天马,一天5 小时,换6、7 匹不同的马骑,那时他准备着参加12 月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的马术比赛。一场突发的严重的脑溢血让本应驰骋在马术赛场的他躺在了医院的病床上。在病床上,惠特克每天睁开眼睛就只有一个念头:“我要骑马!我要重新回到马背,我要重返赛场!明天,明天我就要站起来!”

 

或许是惠特克强烈的信念击退了病魔,就在2001 年的5 月份,惠特克重新出现在了马术赛场上。事后,当人们问他如何那么短时间就能重返赛场时,惠特克平静地说:“因为我是如此渴望成功!如此渴望返回到马术赛场上!以前,凡事我都会尽我最大的努力。对待这场病魔我也一样,我每天都在为返回赛场而尽我最大的努力康复。就是这样,除了对成功的强烈信念,没有其他的秘诀。”

 

从那以后,虽然脑溢血的后遗症停留在惠特克的身体里时常捣乱,但这小小的病魔已经阻止不了惠特克活跃在世界各地的马术赛场上。2008 年,惠特克来到中国香港,那是他第一次踏上中国的土地,在位于沙田的奥运会马术赛场上,惠特克帮助英国队获得了场地障碍赛团体第五名的成绩。就在去年,惠特克在2012 伦敦奥运会五星级国际马术障碍赛选拔赛中名列第一。2012 年奥运会就要在伦敦举办了,迎来主场的惠特克满怀期待地备战,捍卫英国马术荣誉。

 

这次北京鸟巢举办的大师赛之旅就是惠特克备战奥运之余来参加的。听到好朋友鲁德格·比尔鲍姆说起在中国的北京将要举办一场特别的马术赛事,惠特克欣然接受邀请来到北京。

 

与第一届北京国际鸟巢大师赛一样,这回欧洲来的骑手是以抽签的方式获得组委会准备的马匹,10 多匹马,水平难免有参差,是否能抽到一匹合适的马也要看骑手的运气了。

 

在11 日晚上第一轮的比赛中,不管是与马匹的配合还是起跳点等各方面,约翰都表现得非常娴熟,但是或许是约翰抽到的那匹马不太习惯夜场的灯光,它表现得非常紧张,甚至出现了拒跳。第二天的大师赛决赛,惠特克打了两杆,被罚8 分。 “因为担心它拒跳,所以今天我控马控得多了些,辅助用得比较重。结果控马过多,导致了两次错误。”

 

有些遗憾,但是久经沙场的老约翰从不畏惧失败,反而他是非常善于总结经验教训的,“我不够了解这匹马,如果给我机会明天再骑它的话,我就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了,我的感觉可能会好很多。”惠特克时时刻刻都表现出极强的获胜意识,并且为之努力。“骑马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就像这两天我在比赛中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但是没关系,我永远都把注意力集中在明天我怎么去赢!”是的,无法每场比赛都尽如人意,关键是明天怎样去赢。

 

许多中国骑手都对惠特克的骑术赞赏有佳,对于中国骑手这次鸟巢赛的表现,惠特克也非常欣赏:“我觉得鸟巢大师赛的标准比我想象得要好,马也不错,一些中国骑手的表现比我预期的好很多。我想多参加比赛赢得经验对中国骑手来说是下一个发展阶段中最重要的事情。这次能够和国际骑手同场竞技对中国骑手来说也是难得的机会,他们很善于学习。我相信过不了多久,中国将涌现出很棒的骑手。”

 

每个人都不会天生就是好骑手,都是从不会到会,从会到精。

惠特克在当初学习马术障碍的时候,会经常观看一些马术大师们的比赛,当时的著名骑手,威尔士的David Broome 就是他非常喜欢的一位。每一次观看完他的比赛,惠特克都会用心地体会他的每一个细微的动作,到了平时练习的时候就试着去模仿。他认为,要说马术有捷径可言,那就是多向高水平的骑手请教,“现在年轻的骑手开始模仿我,跟我学习如何跳障碍。而我一直以来的习惯就是不断向那些高水平的马术大师们学习请教。”

自古无师不成圣!诚哉斯言。

 

惠特克57 岁了,当问起他什么时候才停止骑马时,惠特克摇摇头:“这个我不确定,我现在有非常好的马,我老了,我的马还很年轻啊。也许我会再骑上10 年也说不定,也许还会更久。我真心希望一直骑下去。”

 

身体可以老去,灵魂永不退休。
尚可跃马执鞭,依旧马啸东风。

 

从鸟巢大师赛回去之后,惠特克会与他庞大的马术家族一起为奥运会做准备。在英国排名前十位的马术障碍骑手中,惠特克的家族成员就占了六位。

 

我们期待着57 岁的惠特克再次驰骋奥运赛场。
我们与他一起期待明天,期待下一个奖杯。
“Never say never”, 永不言弃。
明天,太阳依旧升起!
战士,白发戎装待发!

 

......

更多内容,请见《马术》杂志2012年6月刊

 

(《马术》官方网站 www.horsing.or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