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克拉提·阿巴依:重回比赛状态

标签:
体育肖克北京比赛骑手杂谈 |
http://s6/middle/61038d38tc1f162843645&690
他是大名鼎鼎的多力坤的弟弟,2 年多没有出现在任何比赛中的他,在这次2012 浪琴表北京国际马术大师赛上获得了亚军,事后他感慨:“2 年了啊,我又回到赛场了,这真是一场舒服的比赛。”
肖克拉提·阿巴依在2012 年5 月11 日的夜场比赛中顺利完成全套障碍,以0 罚分、行进时间70 秒的成绩,紧随老将哈达铁之后,以总排行第五名的成绩进入了第二天的比赛。5 月12 日,按照比赛顺序,他应该是倒数第五名出场,这次比赛的几位热门人物都遗憾地以不同程度的罚分止步Jump Off,让原本有实力竞争名次的人选落在了并不引人注目的人身上。
肖克在第一轮比赛后状态良好,“我事先就是奔着要拿名次来的,我觉得我要拼出自己最好的状态来,经过了昨天的比赛,我的马适应了场地,不再小心翼翼,那么我就想全力以赴了。”没有让他失望,虽然在比赛过程中有轻微的触碰,但横杆终究没有掉下来,“赛场上骑术固然重要,但运气也是有的,有时候还很重要,”他在接受采访时一点也不否认这一点。又一个0 分,继赵志文、巴根之后,他是第3 位拿到0 罚分的中国骑手。当然,也获得了Jump Off 的资格。在Jump Off 中,肖克第三个出场,在他之前,去年参加第一届北京国际马术大师赛的埃德温娜·亚历山大(Edwina Alexander)罚掉8 分,而第一次来中国的比利时骑手琼斯·兰森克(Jos Lansink)则以0 罚分、行进时间42.25 秒漂亮收场,肖克的0分引得全场欢呼,最终以微弱的1.21 秒差距屈居第二。
印象最深的,还是肖克看到自己的成绩后,举着头盔在场地内挥舞跑动的身影,当时只觉得他比了个好成绩高兴而已,事后才知,他已经2 年多没有参加任何比赛了。2 年多,这对于一个正当壮年的骑手来说,是一段不短的时间了。
记得在《马术》杂志2011 年的10 月刊上,曾经有一篇多力坤三兄弟的故事,肖克是多力坤的弟弟,出生于1980 年,来自新疆伊犁,“我十几岁的时候去新疆队玩,那时候骑马跟现在这种骑马不一样,队员们正在场地里训练,当时觉得他们骑马的姿势很好看,还能跨栏,挺好玩的,当时就想,我也要(骑着马)跳!”于是,才不到16 岁的肖克缠着新疆队里的领导,要学马术。在做了2 年马工之后,肖克终于可以骑马了。但是没有教练教,他就在队员身后偷着学,“不会但可以模仿动作啊,反正最多也就是掉下来,小时候胆子大得很。”肖克说起少年时的经历一直很愉快。“后来我哥(多力坤)回来休假,看到我喜欢骑马很高兴,于是他开始教我,4 个月的训练,一天下来连走回宿舍的力气都没了。”
经过多年的积累,肖克在2009 年全运会之后转会到了山东队做教练,带着5、6 个学员,肖克没有多少时间骑马了,“坚持了一年多后,我就向队里提出我要比赛,再不比赛就要废了。但是参加比赛就要买马,当时队里的马没法打这个级别的比赛。后来我哥说他那里多一匹马,可以谈一谈用租用的方式打比赛。”山东队的领导很支持他,同意了他的参赛想法,并让他离队到北京进行训练。“参赛前的2 个月开始训练,我哥帮我很多,他训练我和我的马。其实骑马这么些年了,都是我哥一直在教我,没有他,就没有现在的我。我已经2 年没有参加任何比赛了,需要调整的地方很多,虽然有以前的比赛经验,但2 年内,许多骑手的技术都在突飞猛进,只有我一场比赛没有参加过,不管是人还是马,都需要一个快速恢复的过程。”肖克在谈话中无时无刻不透露着对大哥多力坤的崇拜和感激。
“至于我弟弟努尔,他准备要比赛的公马受伤了,我哥哥就把自己要比赛的马让给了他骑,他自己没有参赛。(努尔)相对于他的水平来说表现得也很好。他一直保持着训练和比赛状态,他很放松,不是像我一样为了名次去的。”三兄弟的手足之情跃然而上。
肖克介绍他当时的比赛状态时说:“其实很多年不比赛,我也很紧张。但是我想我可以找一下以前的经验。第一天比赛,我的马很紧张,它的每个步伐,都跟以前不一样。在练习场见到什么都要往后躲。到比赛时不愿意进门,甚至还需要别人牵它进去,草地、灯光、夜场,各种因素都对它有影响。”第一天的比赛,肖克在中国骑手中排名第三。“第二天下午的比赛,它就很放松,明显适应了场地。”
肖克说他在Jump Off 的时候最紧张,“当时很多中国队的队员都打杆了,我就想拼吧!有可能输有可能赢,别管那么多了。我在争时赛后挺高兴的,这么久没比赛能有这个成绩,我和我哥的努力没有白费。有了这个成绩做基础,我就可以为了明年的全运会做准备了。”
肖克与他的马伙伴只有2 个多月的磨合期,但很明显他们磨合得很好,“这匹马很好,对人很亲近,去年才买过来,一直是我哥在调教,他是个非常好的教练。这段时间的训练当中,给我纠正了很多毛病。”这匹马身材比较短小,速度快,“我哥说让我注意它的速度。”身材小的马走慢了的话,跳的时候就比较困难,虽然能跳过去,但对以后的发展不好。保持一个速度,一个节奏,始终保持马的动力,才是比较好的方法。马和马不一样,要根据它们的身体条件来判断,比如身材高大的马速度就不可能过快,要保证力量。这样它跳完后它自己也很舒服。
关于这次比赛的线路,肖克说觉得这个路线设计得很好,“很完美。人和马跳完后都很舒服,与我平时训练的马的步伐、节奏都比较相同。2009年我曾经去德国、法国等国家走了半年,他们摆障碍、设计场地时我都看过。我也问过障碍设计的原理。他们给我解释,平时训练不需要跳得很高,最重要的是路线,马不是跳高的,只要路线走好了,让马去走一个舒服的路程才是重要的。训练时跳太高了也没用,那样会影响马的信心,比赛时再看到这些它们会觉得没有新鲜的东西。”
这次的比赛,很多本来该争夺名次的人都意外地打杆或者出了小状况,让最终的名次悬念迭出,其实外界因素还是有的,肖克说:“这些国外的骑手,跟马磨合才2 天的时间,就能骑得这样好,我很敬佩他们。但其实这对于他们来说并不是很难的事,咱们国家的骑手最多也就1、2 匹马,他们一个人会有很多匹马,用来打不同的比赛。他们经过的马匹多,见的多,每匹马什么脾气很快就能摸清。我们要多跟他们学习。”
本次比赛的路线难度级别并不高,但难点还是有的。3 号障碍跳完了以后是一个a-b 的转弯,可以作为一个难度点。“老外设计的路线,难度会给你,这就是要骑手自己和马的配合。平底和草地是两回事,我的马在草地里面比较小心,跑起来也很小心,因为我感觉得到,它在跑起来步伐比较轻,不会很重地踏地。它在沙地里是很自如的。有些马不怕,有些马紧张打不开。这还是要看骑手的控制。如果我没打这个比赛,估计第二名或者第三名就是别的国家的人拿走了,我很高兴。下一届全运会我还会代表山东队打。”肖克终于可以再次进入自己的比赛阶段,他显得十分兴奋。
......
更多内容,请见《马术》杂志2012年6月刊
(《马术》官方网站 www.horsing.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