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屎·鼻屎·耳屎

标签:
有的没的 |
分类: 工具 |
好吧,三俗的题目的确是这篇文章的重点,把这些东西一起写了。
http://s14/mw690/001M8PeWgy6IyTlt5sV1d&690
先从耳屎开始吧。耳屎有个高大上的名字叫耵聍,是耵聍腺的分泌物。以后关心父母可以从小细节着手,比如“父亲,您的耵聍还好吗?”“母亲,您要我帮您处理一下耵聍吗?”也可以和朋友说“耵聍真的很困扰我,我不知道怎么摆脱它”......
至于什么时候挖耳屎,砖家建议耵聍会自行脱落,不用去挖....我现在开始脑补耵聍都脱落到哪里去了,顺便想到最近下雨床单一直来不及换...OMG我不要再想了。
不过作为平常人,我偶尔还是会有处理一下耵聍的欲望,这个时候各个神器的优越性就体现出来了。用手挖,要保证手洗干净,指甲剪短,还要有高超的技术,可深可浅,螺旋状前进,试探型,有时候还会出血(怎么感觉有点不对),所以没有人会在微博分享“用手挖耳朵的10大技巧”之类的文章。器具有金属,竹制,木头....金属的挖耳勺挖得不舒服,手工的木头和竹制非常非常舒服,不过怎么洗倒也是个问题。从实用角度来讲,如果你干性耳屎比较多,木质很不错,但是如果每次都是黏糊糊的一大坨,事后还要洗跟晾干,一想到人生要有把精力放在伺候挖耳勺身上,顿感光阴暗淡。
所以,对深入人体器官一直很感兴趣的日本人民,发明了各式各样的一次性挖耳器具,力求给您带来微妙的舒适体验。我觉得大创就很不错,便宜好用。大创在上海有实体店,有时候地铁下来买买还是很方便的,懒的话还可以网上买,很省事。
来分享一下大创的两种挖耳棉棒:右边的那个60支包装,有两个端头,一个是弯着头的Q-tip的纸质部分,一头就是Q-tip。弯头可以再做得更加舒服一点,不过这个价格就不奢求什么了。弯头挖好以后,拿棉棒轻轻一扫,顿感前途光明。
重点来了。左边的黑色棉棒,湿乎乎黏嗒嗒的头,螺旋状,看似粗暴,其实对耳朵很友好,不会弄疼耳道,虽然挖得右边那么深入(我真的没有在影射什么)。右边处理完之后,把黏糊糊的那头塞进去,搅一搅,拿出来一看,那些魂牵梦绕的蜡状的、湿乎乎片状的不明物体又会出来好多,耳朵好清新又舒服,顿感前途一片绚烂。当然这个要时间间隔长一点才会有明显体会哈~
总之,两个好基友搭配使用效果加成。自从用了黑色的挖耳棒,我每次对挖耳朵这件事情开始有了期待,就像拆包裹一样,虽然层层叠叠,过程繁琐,最后出来的是惊喜。不同的是,包裹里的东西拆完欣赏即用,挖耳棒粘着的东西欣赏完就得扔掉。是的,不用怀疑,我每次都会欣赏。
http://s8/mw690/001M8PeWgy6IxSbIMhVe7&690
接下来是鼻屎部分,主角是是妮飘的鼻子贵族系列纸巾。妮飘的这个系列非常好用,我都是买抽取式的,随身包倒是很少买。这个纸巾的包装是我见过最成功的的包装案例之一,猪啊狗啊兔子啊小海豹瞪着一双双稚嫩的眼睛,配上小动物们柔软的鼻子,女生一看心都软了:买之!
这个系列的纸巾大概比普通纸巾大概重了两倍,沉甸甸的的很有手感,据说含有甘油和山梨醇,作用就是保湿,柔顺。事实上使用感也是如此,纸巾好像用蒸汽喷过那么湿滑,但是又没有半点水感,使用感实在是好极了。用了这种纸巾,以后再普通的纸巾就明显有一种干燥起屑的感觉。真是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啊!我查了下日网,发现有好几个牌子都有主打保湿的餐巾纸,但是鼻子贵族这个系列口碑是最好的
部分人体质比较敏感,虽然没有鼻炎,但是鼻粘膜对外物刺激反应很大,鼻子一碰热的辣的就容易流鼻水,需要用一大堆纸巾以解燃眉之急。纸巾进进出出,鼻子周围难免红红的,大冬天还会脱皮。还是在细节上对自己好一点才行!
http://s1/mw690/001M8PeWgy6IyTnSHF600&690
这个大家都知道了,全棉时代的棉柔巾,双十一买是最划算的,我比较后知后觉。
纸巾的size还算大,吸干脸上的水分没有问题,质地不如我想象中那么柔软细腻,但是擦脸的感觉绝对比纸巾和毛巾好多了--没有纸巾的脱屑,也没有毛巾的粗糙,吸水力也很不错,总体非常nice。当然早上起来揉眼睛也很不错,我不用再思考“我的眼屎都到哪里去了”之类三俗的问题。
有皮炎和痘痘倾向的人最好每天用一次性的纸巾或者面巾,这样可以减少细菌接触,做到预防痘痘。当然每天烫毛巾也行,普通烘干我觉得擦身体可以,但擦脸还是不太卫生干净。
我真是话多多,现在护肤品已经写不出东西了,写这些倒是很起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