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厨房心经之一:自求多福就靠厨房
(2014-09-04 10:10:00)
标签:
杂谈厨房心经文化美食生活如此 |
分类: 6·我的厨房心经 |
要想证明“自求多福就靠厨房”这个论点还真有点费劲,因为现在大家就相信科学,可是世界的本质是无限的,人类只是掌握了其中的科学一种本质,人的命运就不是科学能够掌握的。如果你相信科学能够窥探到命运的奥秘,你还不如去看风水有把握。
直到胡塞尔提出“生活世界”,以致后来许茨提出的“日常生活”,人们才发现“日常生活会泄露这个世界的机密和答案”。科学从古希腊哲学开始一路演变到现在,科学的成就取得了人类使用的效果,但并没有把握到世界的本质。科学创造了惊奇,并不能创造辉煌。于是,人们渴望从人类本源的“生活世界”去探寻。我们不能信“自求多福就靠厨房”是从科学的角度而言的,但是从“生活世界”的角度你可以迷,可以信。
中国人的生活世界,还是从我们的现实出发,就从“生火做饭”开始,它是一个家庭成立的“标志”。不是从旅游;下馆子开始。一个家庭的成立,如果条件具备,就应该从自己开火做饭才能算是正式的“过日子”。不能够开火做饭,就不能算是正式的“过日子”。有没有厨房,还不是第一位,因为楼道里面也是可以做饭的。
中国人的生活,就是“生火做饭”,生活就是生火。也只有生火,才能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论语》八佾第三“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子曰论语》是这样解释这句话的,“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是当时通行的俗语。奥;灶都是神名。~~~灶神虽在煮饭的灶边,但灶神每年腊月二十四都要回天庭,向天帝陈述这家人的善恶。
孔子的回答很明白,靠谁也没用,都不如靠天。对于我们今天来说,小家的福份,就靠厨房的灶王神。
《淮南子·汜论》载:“黄帝作灶,炎帝作火,死为灶神”,所以说中国人的“生活”,就是你一定要“生火做饭”,你要让“灶王神”每天都能够闻得到饭菜的香味,还要让“灶王神”看到我们做饭时对天地的一颗“敬心”。
宇宙是浩瀚无穷的,达到宇宙的通天道路也是无穷无尽的,“生火做饭”只是中国老祖宗给炎黄子孙留下的一条极简便;低成本;易获取;随身行;高效率的一条通天的小路。别看是一条小路,对于个人生活来说,就已经足够了,就可以受尽无穷。
“自求多福”与“就靠厨房”之间,是一种“负阴抱阳”的关系,有点像海德格尔所言“它们之间没有桥梁,只有跳跃”。不要妄想从逻辑分析中找到答案。中国的宇宙论是“生生不已”,而“生生”就是“跳跃”,是一种“有机”的学问,它需要你“施肥”,然后等待“收获”。
我们如果缺少这种背后的“天道”支撑,造成日常的行为“手足无措”,浪费了天道“资源”,也浪费了无数的“精力”。任凭逻辑分析解决自身所遇到的问题和困境。没有获得“宇宙”巨大的能量支持。一个单独的个体,立于天地之间,想单凭自己的一己之力去与现实打拼,谈何容易,注定是遍体鳞伤。
中国人的“生活”,就是“生火做饭”,我们每天都要开火做饭,日子才能红红火火。家里的成员才能红火。现在大家打拼奋斗也是为了生活,但是,不要忘了中国人干事情,是要花心思的,负阴抱阳才是人生之道,也是家庭的生活之道。不能只有社会打拼的“阳”,而丢掉了家庭生活的“阴”。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不测之谓神。
前一篇:铁锅盐煎肉直接补铁纯天然
后一篇:非油炸懒人避风塘炒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