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妈妈专门发短信探讨怎么治好磨蹭,使我又想起这个困扰我和田田的顽疾。
我是B型人,特点就是什么都踩着点,早一分钟都不甘心。于是经历过无数次的前脚上车,后脚关门,刚刚落座,飞机起飞的险境,然而仍然不思悔改。对于家人絮絮叨叨催我出发还颇为不耐。然而这个毛病终于被前年的一次误机彻底根除掉了。以下是我讲给田田的误机的经历:
这段“美妙”的经历完全是妈妈自找的!
18日早班从关空飞北京、下午转机到沈阳参加晚上7:00的开幕式,20日晚上闭幕式结束乘末班飞机回京第二天一早再乘早班飞机回日本。如此可丁可卯的紧张行程中,但凡有一点漫不经心,必定带来一招不慎、满盘皆休的难以招架的后果。
20日下午一分不差地赶回闭幕式现场,一分不差地找到了贴有名签的位子,心里不免放松一下。或者是因为致辞太精彩了,或者是因为人有些飘飘然,我确认航班时间时,将晚上20:25起飞的飞机,看成第二天早班的8:40!(后来想如果真是8:40,该印成20:40啊!)考虑到回程的飞机不提供晚餐,而这次回国,因为一路赶,我是饿怕了,所以闭幕式后,居然一边和一位日本老师聊着天,一边走到了餐厅。这,是致命性的错误!(教训: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接下来就是在沈阳乘出租飚车狂赶了,司机开出了天价,乘人之危也好,乘车共济也罢,总之我在航班起飞前30分左右赶到了桃仙机场。然而,然而,柜台的人却告诉我:舱门已经关闭了,快去改签吧。我慌慌张张走向值机柜台,被告知连第二天都没有位子。慌乱中,忙给在日本的爸爸拨电话,就是那天你正央爸爸讲故事的时刻。爸爸判断是柜台的人弄错了航班,因为查到舱门是8:15才关闭的,就在8:05还有人办了check-in的手续。但是妈妈再赶过去,是彻底人去楼空了。
这时候,已经得知第二天8:30飞机有座位,但是妈妈的机票不能改签。妈妈身上的人民币只够买好一张回京的机票,虽然还有日元,银行全关门了。而妈妈必须在22日前赶回京都,晚一天,再入国许可就过期,安排好的约谈全得泡汤,情况就这么凶险。而此时,怎么回京?回京后有无飞机能接续?今晚怎么办?是回酒店?还是呆在机场?外边到底安全不安全?里面又怎样?全是未知,妈妈就这样被困在了沈阳机场。人生其实难免遇到这样困顿的情形,事后想来并不算什么,但在当时仿佛陷入了绝境。
妈妈在晚上9:00,一个人坐在沈阳机场二楼空荡荡的大厅里,等着爸爸的电话。爸爸一边和国内联系帮妈妈用国内信用卡定第二天回日本的机票,一边帮妈妈设计回北京的路线。
后来的情形是,妈妈只好再次乘车赶回沈阳市内,乘凌晨2:00拥挤的过路车,一夜未睡7个小时站到北京。列车到站,北京大雨,妈妈在雨中赶回北京家中拿钱和票,连卧室都没能进,一路打车赶往首都机场,在机场人恍惚得找不到了入关的地方。回到京都家中已经是深夜12点。
这一趟的折腾啊,给我彻彻底底地上了一课!我才知道平时将公婆的话全当耳旁风是何等的大错特错。不过,我这个人呢,再倒霉的事情,一旦接受了教训,就心甘情愿地认了。这之后,中间的种种竟然也不纠结,反而享受起这个过程来,真正稀有罕见!比方我站在拥挤的夜车上,就用各种方法训练自己轻松自如。我设想是一个人在书房中踱步研究明年学院的预算,此时除了火车的“咣当声”,没有任何打扰,这样专心想完不觉过了两个小时;之后,我看到港大的教授送给我的《儿童经典导读》,并且看到他们制定的标准,于是我又一心一意算一下按照这个标准田田可以得多少分,哈,居然可以得30多分以上!这样一宿的时间不觉过去,车窗外已经蒙蒙亮了,我就又眺望一下黎明的远山,想想如果不误飞机,就误了这个风景。总之,我常常要自己在困境中达到这样一种境界,即:老天可以给我很多罪受,但是只能惩罚我的身体,我的心,还是要轻轻快快地逍遥着。所以倒也不十分垂头丧气。
但是这件事情之后,我问问自己:为什么你要把自己逼成这个样子?为什么你要害别人如此为你焦急?我就决定痛改前非了。并且从去年1月,我开始好好念佛,没曾想居然治好了我的拖沓的习惯。
我每天的生活大致分成两大个部分,一个是专心的工作,一个是放松地念佛。这样各有任务,两不相妨。工作的时候,一定得专心,其它不需要专心的时间,就可以一边走路、候机、做家事,甚至开会,一边心里完成念佛的任务,念10000声,也是需要一些时间的。这下好了,如果我要乘飞机,我就提前1个半小时到机场,反正坐在家里的沙发上念佛和坐在候机大厅念,没有什么不同。渐渐,我开始喜欢上了这种有条不紊,从容悠闲的生活,所以无论多紧的日程,我总是气定神闲的,因为哪一分钟做什么,我都安排好了。每次只做一件事,但是一旦日程到了,无论多难,立刻着手。居然也就不难了。其中的感受真是妙不可言。
田田是我生活和责任的一个部分,那我告诉自己,此时就是要扮演“三娘”了,好,全心全意的,一点都不会把工作的紧迫带进来,因为这个时间就是做这个工作的。田田不觉中也慢慢分享到我的一点经验,她也体会到,该做什么就做什么的好处。虽然她还时有拖沓,但是我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原因是:我到四十才做好的事情,怎么能要求她8岁就达标呢。总是比我小的时候强,就够让我肃然起敬的了。
我常常和田田讨论我自己的问题,比如我也怕困难,逃避等等,可以说,我们彼此搀扶着共同克服这些毛病,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更像朋友。田田对于我,的的确确是良师益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