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各人是各人的因缘--再说读经

(2010-05-18 00:00:08)
标签:

儿童

读经

田田

福田心田

育儿

分类: 中文经典诵读

    文/图  福田心田

 

    到国外后,家里订阅的国内报纸只有一份《人民日报海外版》,借以了解祖国的形势。海外版办得真不错,信息量大,又非常实用。特别是望海楼,常常可以了解国内的热议话题。


 

各人是各人的因缘--再说读经

 

   前几天吃饭时,看到望海楼王蒙先生关于读经的一篇文章,其中有一句说“中国人爱起哄”,用来说明何以读经一下子变成风气的原因。前些日子在台湾开会时,香港大学介绍了他们在全港小学推动中国传统传承诵读项目,立刻就有来自大陆的学者在下面发问:究竟什么是中国文化精髓?自然少不了“五四”运动,民主科学云云的论据又搬了出来。而这些,我是已经听得几乎可以背诵了,因为在中国,在“五四”运动的发源地,在迄今仍把“五.四”定为校庆日的大学里,从来不缺乏如此的争论。对此,我的态度是,你说你的,我做我的,各人是各人的因缘,如此而已。

    可能到学术会议上,勉强也还被算作所谓的学者,但是我清楚地知道,在现实生活中,在读经这桩事上,我只要做一个老老实实的母亲和学生就好。学者或可连篇累牍地进行大辩论,但是作为母亲,我的时间很少,志向很小,因此只管自家,不管人家,只管耕耘,无心辩论。因为教育孩子如种地,有时令的,过了这个村,没有这个店,没有心思旁顾的。

   或者有好心人要提醒,亏你念几天书,做一回中国人,难道不知道有“磨刀不误砍柴工”这句话,理论没有搞清,你就敢去实践?我只好说,恕我“下愚”,好在我教育的是自家的孩子,毕竟也还算合法的,她既然生在我家,那必定和我的缘份深一些。各人是各人的因缘,如此而已。

    说到别人的孩子怎样,我就没有振臂高呼的勇气,因为我毕竟不是“博士”,也一定不能“渊博”(正如长妈妈毕竟不是学者,所以她不渊博一样)。所以当先生担忧望海楼的那篇文章不知道又要误多少人时,我这个所谓搞教育的人就“自私”地对他讲“管好自家就不错,身没修,家没齐,就想治国平天下,不是妄想是什么。我们只管让田田读下去,别人怎样那是人家的事情。”

     不这样,还能怎样,各人是各人的因缘!

 

备忘:2010年1月间,在我常去的一个论坛,突然又有人在读经专栏质疑读经这桩事情,并且提出论据说有多少博士都对此持反对态度,进而要读经的家长进帖子里去辩论。论坛的读经专栏是数年前在我提议下开设的,目的在于摆脱无休止的争论,给读经的家长提供一个清净的交流心得的场所。在这种情况下,我撰写了上面的文章作为间接的回应。

 

相关博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