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让孩子读经典?
(2010-03-05 23:03:31)
标签:
读经
经典诵读
平常心
定力
坚持
田田
《论语》
育儿
|
分类:
中文经典诵读
|
读经这个事情,是因人而异。如果孩子天资聪颖,慧根深厚,那么我猜想大概很轻松;但是如果是定力不深、过目就忘,那大概就有一番辛苦了。偏偏田田就是后一类。这完全不是自谦,而是事实。我只要稍拿她和我自己的童年做做比较,就知道她差得不是一点半点。所以,读经的艰辛基本就注定了。
不过,我觉得之前必须搞清楚为什么读经。我觉得最大的原因是在孩子心地纯净的时候,给她种好的种子,因为这社会污染太多,好的不种,坏的扎根。所以提前种些好的种子,将来让她可以教育自己,可以让善根生根发芽。这是我让她读经最根本的原因。出口成章了、读书认字了,还在其次。好比种地,种了没种,种的什么,在春天说来,大致每块田都差不多,都是一层层梯田而已。但是到了秋天是不是有大不同呢?种则有,不种则没有;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应该不会错的。
所以开始读经时,我觉得平常心最重要,我的体会是,不要从希望孩子优秀的角度让孩子读经,否则坚持起来一定累。孩子累,自己累。因为什么是优秀呢?很多时候,好像世智辩聪的成分要多一些。种地很辛苦,有耐心等待成长也很重要的。
我曾经希望田田是个乐之者,但是到最后,也就是勉强而为之者,不过,这也都没有关系的。玉不琢,不成器,那块石头被琢的时候,大约也是不舒服的吧。其实读经的过程,就是孩子不断培养定力的过程,就是理解勤有功,戏无益的过程,游戏,自然是轻松的,但是无论是谁,总要面对压力,面对自己不愿意做而不得不做的事情。这也是走向社会很重要的功课。不是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这些都是田田在坚持读论语的过程中,逐渐理解并开始作为座右铭的。用她的话就是“放弃很容易,坚持很难”
田田从3岁正式开始读经,读的时候就是指读,不可以一边跑一边读,开始读的很少,也就6、7条,孩子被诱逼着,压力很大,一度只要听到读论语,就浑身紧张。为此,我们减少量,但是一只断断续续读着,她坐不住的时候,就停下来。
后来到了日本,她要适应新环境,我们半年只读了一章,后来也都忘了。但是她逐渐了解到妈妈的坚持,那就是无论怎样,看来这个论语是一定要读的。她明白了这个,就知道没有什么选择的余地,因为妈妈为她做那么多,她能回报的也只是这一件,于是就想通了,从5岁开始,就是待从头收拾旧河山的样子了。那我们用了一年的时间把论语基本要读完了。
无论我,还是孩子,灰心的时候都有的,不过,再坚持一下就好了。老子说的吧: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大意)。
说实话,最怕的不是孩子不能坚持,而是家长不能坚持。现在田田已经可以一天最少读5章论语了。有了这种定力和经验,她练钢琴的时候,就比较能坐得住。当然反复是肯定会出现的,但是慢慢来吧,只要方向对,总会到达的。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