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铁皮的“非理性”下跌
(2010-12-22 10:21:24)
标签:
上海车牌拍卖宋体交通拥堵人均收入水平基金财经 |
分类: 推波筑栏 |
看到上海12月的车牌拍卖结果,我第一个反应是,这次大概又有什么黑客攻击的故事了。看了看相关的新闻报道,发现这次居然一切正常,除了拍卖过程和结果出人意料。上海国拍网站昨天的记录显示,本月车牌拍卖过程中,无论是首次出价时间的价格跳价,还是修改出价时间的加价,都明显慢了很多,而且在如此令人跌破眼镜的低价位下,最后9分钟内基本无人加价,特别是最终没有拍到牌的2000多名投标者,为什么不加价,令人费解。不管结果如何,能够在本月拍到牌照的投标者还是非常高兴的。
和京城的“爆肚”相比,上海的交通状况还算过得去。至少每天晚上回家吃的还是晚饭,而不是夜宵。世博会期间,上海也没有实行限行的措施。上海的车牌拍卖制度,或多或少起到了一定的缓解交通压力的作用。目前,京城的交通拥堵状况其实已经不是一线城市的个别现象了。以前,交通状况还算不错的二、三线城市也已经开始出现了交通拥堵状况,并有愈演愈烈之趋势。这充分说明,我们现在的很多基础设施和相关的管理,还并没有为成为一个汽车大国做好准备。虽然我们的用车环境并不理想,但是中国的人均收入水平已经达到了消费汽车的水平。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中国政府出台了鼓励汽车消费的政策,一下子点燃了中国人购车的热情。激情过后,我们终于体验到了有车族的烦恼(这也算是一种“幸福”的烦恼吧)。
未来几年,中国的汽车消费增长趋势应该会有一个相应的缓和期。未来更多的机会可能来自于相关的子行业或者相关行业。为了解决汽车发展的相关硬件环境,各级政府也会加大对道路等相关设施的投入。因此,工程机械、水泥等相关板块也应该会是相应的受益板块。希望在下一次汽车消费井喷来临之前,中国的道路环境能够有大的改善。不然,中国就会成为全球最大的“停车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