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指数基金业绩领跑?
(2009-07-08 10:58:54)
标签:
基金指数财经 |
2009年6月结束,公募基金也交出了半年成绩单。在A股市场整体上涨的情况下,各只基金都出现了净值回升。其中指数基金的上涨幅度整体较高,成为表现最突出的基金品种,吸引投资者竞相申购。
先来分析下,为什么上半年指数基金能够在“涨”声一片中领跑基金业绩?
因为指数基金需要跟踪复制指数,一般会保持90%以上股票仓位。在上半年的A股市场行情中,上证综指实现了1800点到3000点的大幅度反弹。各种指数基金跟踪的指数,如深证100指数实现了从2000点附近到4000点的跨越。
另外,高仓位的指数基金既不试图用更多的信息分析来区分价值被高估或者被低估的股票,也不试图去预测股票市场未来的变化。它的操作策略通常是“买入并持有”,不用经常换股,交易费用较低和管理费用较低,这也对基金净值做出不小贡献。
简单的说,在市场上升过程中,指数基金的收益总体上超过非指数基金是因为其排除了较多非系统性风险。在今年上半年这样的市场中,A股指数呈现整体单边上升的趋势,所以成本较低的指数基金获得了更好的投资收益。
但是,投资者也不应太健忘,仓位也是造成2008年A股单边下滑时,指数基金跌幅高于主动管理型基金的原因。
也许有投资者会问,如果主动管理型基金与指数基金仓位一样,在灵活配置的优势下,是不是主动管理型基金会超越指数基金?
从投资理论来看,市场在一定范围内波动的时候,主动型基金的行业和个股灵活性优势会更加显现,要优于被动跟踪指数的基金。
但是,在目前的A股市场中,基金经理能力的持续性与基金经理的更换让主动管理型基金业绩出现较多不确定性。有的基金经理在牛市中业绩领先,但在熊市中却不能很好的利用配置的优势降低系统性风险;有的基金经理擅长防御,但在把握阶段性机会上缺乏灵感。相比之下,指数基金没有基金经理转换和基金业绩持续性的担忧,投资者却能够获得市场的平均收益。
因此对于投资者来说,指数基金与主动管理型基金两者之间不存在孰优孰劣,只是应该根据不同情况选择合适的基金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