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何谓“道德”

(2012-10-28 20:21:36)
标签:

道德

传统文化

唐略

文化

分类: 国学修身养生专题
何谓“道德”
(图为北京凤凰岭书写“道德”二字的摩崖石刻)

    道德不是一种约束。否则,道德跟制度或各种规则有何差别?
    “道德”一词,要拆开看:道,就是路的意思。这是天地之间故有的法则,你按照这个道走,就能有所得,故称“道德”。“得”和“德”,是相通的。某一次具体的收获,是“得”;当你具备了这种“循道而得”品质,就是“德”了。“君子爱财,取之以道”,就是一种德。“小人喻于利”,唯利是图,他所获得的钱财,是“得”,而不是“德”,这种“得”是暂时的。循道而得,是“道德”的本义;不循道而得,就是“缘木求鱼”,沿着树枝去找鱼,能找到么?在自然情况下是找不到的,但如果有人挂一些鱼在树枝上,你缘木求鱼,还真有可能比下河摸鱼收获更多,但这只是“得”,而非“德”。
    比如,你遵循“养生之道”,就会身体健康,少生病,这就是“得”,也是“德”;你遵循圣贤之道治国,就能天下太平,这也是“得”,更是“德”。故曰:“天下乃仁人之天下,有德者居之,无德者失之。”
    一切道德,最终都是为了使人能有所得,而不是使人有所失。只不过,有的“得”马上就能兑现,有的“得”需要时间才能到来。你如果猴急猴急的,那就不是人而是猴了,需要继续进化。
    你想要有所得,必须有道德。你如果认为必须有狼性,必须不讲道德才能有所得,那么,你的所得,总有一天会被更有狼性,更不讲道德的人夺走。
    道德达到了一定的境界,就会“从心所欲不逾矩”,道德是人内在的修养,不是人外在的束缚。
    现代思想文化把传统文化妖魔化了,首先摧毁“道德”这个概念,认为道德是万恶的封建统治者用来约束人民的思想牢笼,是扼杀人性的,是不近人情的、不可理喻的。于是,很多人谈道德色变。曾在一个学术会议上听到某位学者痛斥中国传统文化:“这种‘泛道德主义’的文化是非常愚昧、非常可怕的!”我当时只想说:“这位人云亦云、不假思索的学者是非常愚昧、非常可悲的!”
    似乎谈起道德就是封建卫道士,就是虚伪的道德家,大家都排斥道德。在这种风气下,大家都不讲道德了,都不明白道德到底是怎么回事了。
    而在一个道德沦丧的社会,每个人都必将是受害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