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民间中医”现状一瞥

(2012-10-21 10:46:49)
标签:

中医

民间中医

民间疗法

拔罐

思考

“民间中医”现状一瞥
    这是我在某城市看到的一幕。这位老太太,正在给病人拔罐。她有一种油,据说是用中药浸出来的。用棉花沾些药油,点燃后放入竹筒,把竹筒内部烧热,然后扣在病人身上。拔罐,我是见过的,但一个人身上拔这么多罐子,我还是头一次见到,背上都满了,似乎也不用讲究什么经络、穴道了吧。更令我担心的是,这是在水边、桥头,秋风萧瑟,露天拔罐,进风了怎么办呢?这可是针灸、拔罐的大忌啊!

    据称,这种拔罐疗法能治疗很多病,妙就妙在使用的油上,那油是祖传师传的中草药民间药方浸泡而成的。

“民间中医”现状一瞥

    在同一个地方,这种露天拔罐的人还有很多。比如下面这位小伙子。只不过他用的不是竹筒。
“民间中医”现状一瞥
    他们的摊子让我想起擦皮鞋、修自行车的摊子。来看病的人,贫富贵贱不一,得什么病的都有,据说还有人是专程从外地赶来的。我问过其中一位病人,他得的是皮肤病,每星期都要来拔罐一次,据他说:“拔完以后要好一些。”
    有人也许要说,这就是民间中医,这就是绝技。其实,这只是一种民间疗法而已,与“中医”还不是一回事。时下,中医似乎是成了一个筐,什么都可以往里装,什么土法、偏方、食疗、气功、跳大神的,都被看做中医。尤其是近年出现“民间中医”这个概念,很多完全不懂中医的人也堂而皇之地跻身于中医之列。还好,我在这里看到的这些拔罐的人,没有一个声称自己是中医,用他们自己的话说:“我不是中医,我只是治病。”这些人都比较质朴。

    其实,中医首先是一套观念,至少是理法方药,略微有一些境界的,就会涉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很多东西。而某一项民间疗法,只是一种技术,是不需要这么复杂的知识背景的,虽然其中体现中中医的某些思想。如今把这些民间疗法等同于中医,这其实是对中医的一种打压。

    民间疗法不等于民间中医,更不等于中医。疗法是有局限性的:有时候有效果,有时候则可能没有效果;有时候能根治一个病,有时候则只能减轻症状。中医则意味着灵机应变,它是道和术的结合。像那种他们视为家传师传秘方的拔罐用的药油,我根据中医的原理也能配出来。

    这类民间疗法,永远都是存在的。因为在疾病面前,人类还很脆弱。遇到某些病,大医院治不好,势必求助于民间疗法,不管你有钱没钱,地位高低,都会如此,这叫“尽人事”。但这些民间疗法如今也备受打压,动辄被称为“游医”,其实他们根本就不是医。所以,他们只好在二三线城市的略微偏僻的角落活动。我照片上这个地方,靠着一个悬崖,上面不时还会有石头掉下来,所以这里也没怎么开发,很破旧,也是城市里一个三教九流集中的地方。拔罐的摊子、卖药的摊子、算命的摊子、看病的摊子,一溜过去,全是。

    如今,一般人是不会相信这种地方的;高楼大厦、窗明几净、白大褂、精密仪器更能建立人们的信心。但当一个病在高楼大厦里被白大褂们用精密仪器治不好的时候,人们又会来到这随时可能掉石头的地方来碰碰运气。所以,这些摊子不愁没生意。这样的地方,该取缔么?我觉得是没有必要的,不管它有没有效果,至少,他是绝望中的病家的一根救命稻草。那么,该规范化么?我觉得也是没有必要的,我们的规范已经太多了,可永远都有那么多人不按规范做事,规范于是成了一部分人牟取暴利的依据,成了打压另一部分人的工具。

    就是在这条街上,我看到一位中年男子,摆了一张桌子,桌上放着脉枕、纸笔,旁边写着“祖传中医”,并声称自己能看哪些病,其中不乏重症顽症,病名排列有序,这是一个看病的摊子,给人开方子的。我看此人气质儒雅,谈吐不俗,便知道他是有一些东西的。如果硬要说有“民间中医”的话,这位可以算一个。只是,我在他那里待了那么久,一直没人来找他看病。我对他说:“你这个摊子,我可以拍一张照片么?”他说:“那你得给我钱。我这一天还没开张呢。”我问给多少,他说二十。我给了他二十块钱,说:“我这是给你宣传呀,发到网上去。”谁知,他马上不要我的钱,也拒绝我拍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