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中医,最重传承。赵文魁、赵绍琴是我非常欣赏的医家,赵家医学,父子师徒相授已十余代。今《文魁脉学与临证医案》和《赵绍琴内科心法与温病浅谈》二书,恰体现了这种传承。此书属于“传统医学战略研究丛书”系列,由北京大学中华传统医学战略研究课题组总策划,王心远先生主编,我是其中的编委。

《清宫太医传承》序
吾家居北京十余代矣,代代业医,为御医者已知三代。吾祖赵文魁,宣统初年任太医院院使,后奉旨受赐头品花翎顶戴,总管太医院。先祖为御医时,宫中禁忌颇多,望闻问切,虽云四诊,然其中能充分施展者,惟脉诊而已。故先祖断病,多以脉为主。因其于此特殊环境中所练就之绝技也。宣统出宫后,先祖悬壶京城,患者盈门,活人无算。宫内宫外之人,殊同霄壤;宫内宫外之病,源流各异。然先祖皆能诊脉而断之。其辨脉也精准,其用药也轻灵,其见效也神速。至今读其脉案,未尝不击节而三叹之。
先父自幼秉承家学,复受业于瞿文楼、韩一斋、汪逢春等先生门下。瞿、韩二公皆先祖之门人,亦供职于太医院;汪逢春则吴中世医,后名满京华,为“北京四大名医”之一。
先祖在时,尝言晚年当著书立说,惜乎辞世甚早,遗愿未遂,所存者惟《文魁脉学》遗稿及临证医案。先父承其志,编为《文魁脉学》及《赵文魁医案选》,二十年前皆已付梓。然是书也,今肆中已属难觅,而海内求之者甚众。
今有北京中医药大学王心远老师及新安唐文吉君,欲再版先祖、先父之书,不耻下问于予。利华不才,敬承先人志业,尝思之:世人于中医,知有“北京四大名医”理法方药之精,而不晓御医脉学之妙;于御医,知有赵氏《文魁脉学》、《赵文魁医案选》之传,而不知瞿文楼有《中医病理学》之著,韩一斋有医案之书。诚可憾也。
二君皆以为然。利华感其诚,遂将其书并先父遗稿《实用中医内科学》付与,嘱之曰:“可以丛书一套,展现清末御医之学术与传承。而《实用中医内科学》,乃先父授课之讲义也。其中验方,皆家传。此前未曾出版,仅讲授于课堂之上,传抄于弟子之间耳。今可公之于众,待有心者深悟之。”
是为序。
赵利华携女赵女贞子于北京。
加载中,请稍候......